与象郡的神秘消失相比,桂林、南海两郡的地缘文化影响一直延续至今。特别是“桂林”,我们至今仍然可以在灵渠运河西端的“漓江”之上,看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前面有朋友问道,秦人选择由漓江入南越,是不是看中了漓江的山水。我不是秦人,只能站在秦人的角度要想想。在战事那么紧张的时期,相信秦人没有那个心情为了看风景,而去影响一项战略工程的选择。更何桂林一带溶岩峰林的地貌,并非此地所独有,在广西的诸多地区都存在。最起码位于漓江——桂江西面的“柳江”,其实风景也不错。如果柳江不是发源于贵州高原,并且存在天然的孔道,也有机会被秦人看中的。要是那样的话,柳江和柳州就应该会取代桂林和漓江的地缘地位了。即使不在山水方面胜出,广西地区政治中心地位也会由桂林向柳州转移了。
桂林后来曾经长期成为广西地区的治所所在,也就是地缘中心了。这点并不难理解,一般而言,成熟的核心区,其行政区在选择地缘中心时,会倾向于往地理中心靠,以尽量均匀的辐j整个地区。如果设置的过于边缘,或者由于地缘中心的辐j力,不足以辐j全境,那么行政区的设置就有可能变化。就象现在的重庆,最终还是把握住机会,从“成都府”的管辖中neng身一样;而象广西地区这类长期处于融He状态的边缘地区,中央之国的统治者们往往更愿意把其地缘中心,放在靠自己核心区较近的地点。无论从交通,还是华夏化程度来看,这种设置都会被看作比较安全的。
“桂林”这个名称是继承了秦“桂林郡”的文化遗产,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不过在秦人设置桂林郡之时,它的治所却并不在现在“桂林市”这个点一。对于志存高远的秦人来说,桂林北的地理位置,并不利于帝国控制整个广西盆地。要想做到这点,在珠江干流两岸寻找一个点会更为He适。如果有得选择的话,干流与支流交汇的那个点,无论从交通,还是从平原发育程度的角度来看,会更容易被看中。以这个标准看,桂江与珠江交汇处的“梧州”市会更He适。而作为现在广西东大门的“梧州”,要想成为整个广西地区的地缘中心,位置却又有些偏东了。后来的汉帝国,将广西盆地的东部,以漓江——桂江为中心(包括相对应的,珠南以南地区)划出“苍梧郡”时,梧州在广西东部地理中心的地位,才得以体现出来,并被设置为郡治(其名也得于此)。
本章开始时也说了,广西盆地河谷纵横,并没有沿珠江两岸,发育而成大块的中心平原。要想为整个广西地区找一个地缘中心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很多人会比较奇怪,为什么现在广西的“首府”是在盆地西南的“南宁”,而不是传统上离华夏核心区更近的东北地区呢?其实究其_geng源,还是与一个“民族自治”有关。既然整个广西盆地,都被划归为“民族自治区”,那么其治所的选择,自然要选择主体少数民族居多的城市(既然桂东北地区,与华夏核心区的交流更密集,那么能够留存当年本土文化的地区,自然也就偏西南了)。而这种选择方式,正好与大部分古典时期的标准相反。
南宁成为广西的治所,固然有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至于它是否符He现在的地缘标准,我们后面会有分析的。至于说秦人,桂林、梧州、南宁都不是他们的选项。帝国为桂林郡,或者说“广西盆地”所选定的地缘中心“布山”,要更接近于地理中心。
秦人为桂林郡所设定的地缘中心“布山”,在现在的广西“桂平”市。要想理解秦人的这个设置,我们还是要回过头来看看广西盆地的水系分布情况。首先珠江干流,肯定是由西至东贯穿于广西盆地的主干线,或者说是中轴线。之前我们也说过了,狭义的珠江只是指珠江三角洲入海口的那段江,而广西境nei的珠江干流,又自西向东分别被标注出了:红水河、黔江、浔江三段。_geng据地缘规律,如果一条河流被分段打上不同的标签,那么相互之间必然的明显的地理分割线,并由此在地缘特点上有一定差异。
珠江干流在广西盆地nei的这三段划分,与它所对应的主要支流有密切的关系。与珠江干流共同构成广西盆地水系网的主要有:珠江北部的柳江、桂江、贺江;南部的郁江。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