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朋友_gan叹到,刘邦入汉中时不过几万人,这么快就可以分兵出击了。真要说起来,除了刘邦善收民心以外,更要_gan谢项羽的帮助。在秦人看来,项羽所立的那三个关中之王,不仅断送了秦人的江山,更白白牺牲了二十万关中子弟的x命。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对帝国还留有眷恋的贵族官史,还是普通百姓,都无法认同这几个“卖国求荣”的乡党。正是在这种“宁赠外邦,不与家奴”的心态支配下,刘邦这个示恩于前的外来和尚,很快便成为了关中之主,并如滚雪球般的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在关中之地站稳了脚跟的刘邦,也因此有了和项羽PK的资本。更为重要的是,看到这种希望的,并非是刘邦一个人,那些还在政治归属上有所疑虑的j英们,也同样看到了刘邦的潜力。因此刘邦在遣军出武关,“收复”南阳时,并没有遇到阻力。很快,随着刘邦的兵锋所至,这个不久之前刚刚归附过刘邦的板块,又倒向了刘邦。
如果从战略上来看,刘邦的出武关的这支先锋军(将领薛欧、王xi),在占据南阳之后,需要思考下一步的行进方向了。继续向东,穿越方城夏道攻入中原是一条路;向南沿大洪山两侧,攻入江汉平原也是一种选择。从战略选择来看,前一个方案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在南面的长江一线,有项羽所分封的两个亲信:衡山王、临江王。也就是说,如果汉军继续东征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被还击的楚军,切断后路。
不过这支汉军,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东征。原因就是,刘邦的家属还在沛县,刘邦希望这次快速部队,能够在项羽做出反应之前,抢先将自己的父亲和Q子(吕后)接出来,这也是为什么,刘邦刚刚攻占了咸阳,就迫不及待的派军出武关的重要原因。这看起来好像是个存有私心的理由,但在家、国一体的华夏文化中,这种家事其实也是公事了。如果你的家人落在对手手中的话,很难说不对自己下一步的走向,造成影响。除非你是个什么都放的下的人(最起码要让你的对手这样认为)。有这种x格的人,_geng据所处的环境不同,有时会被人看作英雄,有时则被认为是流氓。_geng据刘邦后来的表现来看,很显然,他就是这种人。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