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们说了一句中东的谚语:“我和我的兄弟联手对抗我的堂兄弟,我和我的堂兄弟联手对抗我陌生人。当没有外人时,我再对付我的兄弟。”如果说两伊战争这场阿拉伯兄弟,联手对付波斯人这个“堂兄弟”的战争,验证了前半句;那么这句谚语的后半句,也马上要应验了。而科威特这个伊拉克的“兄弟”之国,就是萨达姆的下一个攻击目标。(其实从国家的角度来看,伊拉克人认为两国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子关系”,而不是兄弟关系)。
所谓历史依据,总是为现实利益_fu务的。伊拉克想动科威特,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为了控制科威特的石油。因为如果把科威特收了的话,伊拉克的石油储备,马上就可以迫近沙特,加上伊拉克优越的地理条件(相对沙特),萨达姆在阿拉伯世界的领袖地位,也就指日可待了;另一方面,即使不考虑石油问题,单从地理关系来看,伊拉克对于科威特的存在,也是非常不爽的。当我们把地图放大,来观察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在波斯湾的海岸线,就会发现。被切割掉科威特之后的伊拉克,只有一个叫作“法奥半岛”的三角状半岛,对接波斯湾。而弹丸之地的科威特,却占据了伊拉克腹地所对应的绝大部分海岸线。这样的格局,相信试图在伊拉克政治舞台上,施展才能的政治家都不会满意。
仅仅对比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实力,伊拉克拿下科威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即使是在整个中东,以伊、科之间的地理关系,实力对比,那些不愿意伊拉克坐大的地区大国,如伊朗、沙特,也很难阻挡这件事的发生。只是这个世界,永远没有仅仅是“地区问题”的问题。就算是一国的nei政,也有“人权高于主权”的道德制高点,来支撑着大国直接干涉的理由,更何况是一国吞并另一国这样的“大事”了。假如波斯湾地区并没有石油,伊拉克也许还有机会,避开大国的直接干涉,完成它的统一大业的。毕竟波斯湾这个封闭的海湾,本身并没什么航线价值和区位优势。当初英国人之所以处心积虑的从奥斯曼帝国手中,切割出科威特,并不是想着分化阿拉伯人,而是想进一步压*土耳其人在阿拉伯半岛的空间,以达到削弱这个欧洲头号敌人(当时)的目的。当然,如果代替英国成为西方领导者的“美国”,不愿意看到伊拉克坐大,从而领导阿拉伯人复兴,走上对抗西方的道路的话,他也一定会选择支持科威特这个少数派,以避免伊拉克打破地区平衡的。问题在于,如果仅仅是出于地缘政治的原因的话,美国直接干涉的决心就不会那么大,甚至不惜编造出一个“大杀器”的理由,来说_fu美国民意同意开战了。这一点,后来在地缘位置更为重要的索马里就得到了印证。当美国在索马里的军事行动遇到挫折后,政治家们并没有想办法“坏事变好事”,利用黑鹰坠地事件,来煽动国nei的战争热情(就象他们曾经在珍珠港事件后做的那样)。而是果断的回头,退出了这块是非之地。假如索马里有科威特那样多的石油的话,相信就是再掉十架黑鹰,美国人也舍不得退出来。
海湾战争的结果和伊、科两国后来的情况,相信已经不用我多说了。直接今天,这场战争的收尾工作仍在进行之中。很多人觉得,美国人打这场战争,是为了抢夺中东的石油。这种理解也对也不对。之所以说他对,是因为“油”的争夺确实是美国打这场战争的主要原因。当然,如果你对美国政治家的道德水准特别有信心的话,也可以认为他们是为了维护世界秩序的稳定,保护弱小的科威特不被邪恶的“伊拉克”所吞并。只是我个人对此没有信心罢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