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兰高地之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了。关于这块高地的位置,估计大家已经能够从前面所附地图,特别是《以色列及其周边地区地缘结构图》上看到了。从地理结构上看,戈兰高地是“西亚裂谷带”东侧高地的一部分,北面紧挨着它的,就是西亚裂谷带,与北延山地的分水岭——黑门山。而从地缘板块划分来看,这戈兰高地则是属于巴勒斯坦板块,与叙利亚板块交界处。至于它到底应该算哪个板块,或者说在行政上归属哪个国家,更符He地缘规律,也是我们接下来要讨论的。
在之前的分析中,我们曾经解读过。在约旦河北段,有两处低地承接了上游来水,一处是北面海拔接近海平面的“胡拉盆地”,另一处就是低过海平面210米(最低点)的加利利湖。在阿、犹分治方案中,这两个汇集了约旦河上游来水的低地,都被划入了以色列的国土之nei。虽然这种划法对于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来,似乎有些不公平。但当我们把历史在向前延伸一点,去看看这两个低地是如何划入“英属巴勒斯坦”时,可能就不会这么觉得了。
我们所说的包括约旦、以色列、巴勒斯坦在nei的“大巴勒斯坦地区”,还有一另一个标签,叫作“英属巴勒斯坦”。而与这个地缘标签相对应的,就是北边包括叙利亚、黎巴neng在nei的“法属叙利亚”。这两个带有浓厚殖民色彩的地缘标签,产生于一战时期(1916年)。当时预_gan到自己即将取得胜利的英、法两国,已经迫不及待的在地图上,分割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半岛的遗产了。从地缘分割以及公平角度来看,法国人得到叙利亚,英国人得到巴勒斯坦也算得上是一个平衡的方案了。只是这两个地理板块,虽然因为地理结构的原因,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为二个独立的行下单元。但相比我们可以很容易观察到海岛的天然陆地边界,为陆地上两个紧密相连的地理单元划分边界就要困难的多。
单纯从地理分割上来看,我个人认为黑门山的分水岭,应该成为法属叙利亚与英属叙利亚的分割线。如果英法两国能够确定这个黑门山分水岭坐标的话,他们大可以划以这个坐标为基础,划出一条直线来,完成整条西亚裂谷地带的划分(至于东面的沙漠地带,怎么划倒不重要)。如果这样的话,加利利山脉、黑门山南麓、戈兰高地,以及整包括上约旦河(加利利湖以北)在nei的约旦河谷,都应该归属于英属巴勒斯坦。不过对于当时的英、法两国来说,他们之所以要费心心力渗透阿拉伯半岛,并非是因为这片干旱之地有什么过人的物产,而是它的海洋价值。无论是将地中海,视作重点经营的后院的法国,还是意在苏伊士运河安全的英国,视线都主要集中在阿拉伯半岛的海岸线上。
当我们以沿海地区的划分为基础,划分整条西亚裂谷带时,就会发现这个方案和以黑门山为基点的划分方法存在偏差。这主要是因为被视为大叙利亚地区一部分的“腓尼基平原”,并非完全由黑门山以北的“黎巴neng山脉”西流之水冲积而成的。与黎巴neng山脉相连的“加利利山脉”北段,同样也为这条沿海平原的形成(南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地缘属x上来看,覆盖黎巴neng沿海地区的“腓尼基平原”,和南边的巴勒斯坦地区沿海平原相比,具有更多的海洋属x。山、海之间过近的距离,虽然压*了平原带的东、西纵shen,却为天然良港的形成创造了基础。因此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腓尼基平原以后它身后的黎巴neng山脉地区,形成了与南部沿海平原不同的地缘文化。在圣经时代,这里也是为著名的海洋民族“腓尼基人”所占据。
既然从地缘角度看,整条腓尼基平原应该归属于北部的“法属叙利亚”,那么按照腓尼基平原,与南部“亚柯平原”的分割点——“加利利山脉”西侧临海的那个突出部为基点,来划分英、法两国殖民地的话,就会发现,西亚裂谷带本身的地理完整x,就被打破了。加利利山脉北段、黑门山、胡拉盆地,以及戈兰高地北部,就将被划入法属叙利亚了。而实际上,在英、法两国最初确认的分割方案中,法属叙利亚甚至还拥有2/3的加利利湖。至于个中原因,主要是因为加利利湖的特殊构造,使得它与戈兰高地之间的地缘关系有些纠结。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