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很难在地形图上,一眼就看出蒙古戈壁的地理边界,但通过对主要河流的分布结构,我们还是很容易看出这片干旱之地的范围的。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北起肯特山、杭爱山相接处,南至*山山脉北部,西接阿尔泰山东部余脉,东到大兴安岭的大片区域nei,地势都相对平缓,没有高大山脉。相比被色椤格流域所覆盖的,贝加尔湖南部这个类盆地区,蒙古戈壁所处的这个类盆地区,在水资源的供给上就显得先天不足了。一方面周边的山脉,在高度和体量上,都不足以从天空拦截更多的水气;另一方面,腹地面积过大,那些从周边山脉上流下来的有限水资源,最多只能滋养自己附近的区域,_geng本没有机会在中间汇流成一个象“色楞格河”那样的完整水系(地下水资源也同样受影响)。这两方面的因素,共同造成了蒙古高原的东南半壁江山,成为了荒漠化地区。
假如你一定想从一些客观指标上了解蒙古戈壁。我们可以在蒙古的行政地区上,在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南部,找到四个叫作戈壁的省份:中戈壁省、南戈壁省、东戈壁省,以及面积较小的“戈壁苏木贝尔省”。这四个省份所覆盖的区域,基本上就是以戈壁、沙漠为主的区域了。
当然,与所谓的“撒哈拉大沙漠”一样,整体呈荒漠化的地区,并不代表人类完全无法驻足。在蒙古戈壁中,那些相对靠近边缘山脉的地区,依托有限的土壤以及有限的水资源,也能有顽强的灌木及草原生成(由四周越往中心腹地走,沙漠化越严重)。只不过这种荒漠化草原,不仅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产草量也是非常低的(一公顷也就2、3斤干草)。这样的植被条件,能够承载的牲畜和人口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游牧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一直以来有一句很写实的概括——逐水草而居。从本质上来看,这也农耕民族的需求,并没有本质区别。哪有有水,能生长自己生存所需的植物,哪里就是家园所在。只不过相比游牧民族靠天吃饭(往好了说,是尊重自然),居于定所的生活方式。农耕民族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注定要通过改造自然环境的方式,来提升一块土地的产出。不过,以蒙古戈壁的自然条件,即使是有现代技术条件支撑的我们,也很难将之改造为一片绿色之地,更别说是古典时期的人了。因此无论是对蒙古戈壁,还是对它以北的那片有水、有草的高寒之地,中央之国都很少表露出兴趣。而尽管蒙古戈壁的自然条件,注定也不可能成为游牧民族的核心草场,但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却使得他们更容易在这片干旱之地中机动甚至小规模的生存,这也使得这片干旱之地,事实上成为了游牧民族的地缘优势所在(我比你更适应)。
相比南部荒漠化的情况,蒙古高原东西两翼的情况就要好的多了。如果从地势的角度看,蒙古高原大致呈现西高东低的走势。其西侧较为密集的存在着东、西萨彦岭、唐努乌梁山、杭爱山、阿尔泰山脉几条山脉。而这些山脉之间形成的河谷、盆地,也有条件成为水草丰美的牧场。只不过和色楞格河流域一样,高纬度和高海拔造成的低温,始终是限制其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