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建诸侯而少其力”,说的简单点,就是将诸侯们的封国再次分割,使得每一个封国的力量变小,以此来降低封建割据对中央政权的威胁。事实上,在刘邦在世之时,最有割据潜力的楚地,就已经被分割为:长沙、淮南、楚、吴等四国了。只不过,这还远远不够。在这次重新分割中,韩信当日最想得到的齐地,也被分割成了六个新的封国。而南北纵shen过长的淮南国,也被分割为了三块。最终,整个六国故地被重新分割成了十九个封国。如果说整个战国时代的特点,就是诸侯不断兼并,数量不断减少,最终形成七国割据格局的话,那么汉帝国创立之后,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了。整体继承战国山东六国格局的封国体系,被一次次的分割。
从技术上看,帝国采取分割诸侯国,而不是强制取消诸侯国的柔x做法,来消除封建割据的影响,是一种“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因为这种分割,是在为诸侯子孙谋利的旗帜下进行的。也就是说,按照汉帝国或说华夏原有的继承体系来说,能够得到封土继承权的,只有嫡长子。而中央政权,有意将改变这种继承制度,在那些大型封国继承问题时,让其所有的子嗣都有机会裂主为王。在这种情况下,在准备分割的诸侯国中,除了太子所代表的力量以外,大部分都转而成为收益方了,由此而形成的阻力也就小的多了。
用这种每传一代就分割一次的做法,消弱单个诸侯国的力量,相信假以时日,汉帝国nei部的封建割据尾大不掉的问题,便会逐渐消除。问题是,一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等那么长的时间的;另一方面,这种分割法,只是使单个诸侯的力量得到的控制,但从整体上来说,并没有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在外的土地,并没有减少)。因此在文帝之后的景帝时期,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开始出炉了。为帝国提出削藩新主张的大臣叫作“晁错”。他的具体主张就是,对犯罪有过错的诸侯王,可以保留他的封号。但却必须就此而将他们大部分的封地收归中央政权,只保留国都所在地的郡作为王国所在。与“众建诸侯”这种,不影响诸侯王生前利益的柔x做法相比,晁错的这种做法,显然要强硬的多。
从战略背景来看,在北方匈奴压力越来越大(匈奴在河西走廊、西域一带扩张成功,并持续犯边),汉帝国急于集中力量对抗匈奴时。加快削藩的速度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些封国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体系,不会愿意将所有力量交付给中央政权统一使用。更重要的是,那些体量依然巨大的诸侯,对皇权本身就是一种威胁。早在文帝时期,就已经多次出现刘氏诸侯王国的叛乱问题了。问题是,这种硬x削减封地的做法,不可避免的会引起所有诸侯王的不满。要知道,即使是一个普通人,也很难保证在一生中不犯错。更别说是那些天高皇帝远,在自己的封国中作威作福惯了的诸侯王呢?更何况在中央政府明确准备削藩的政策背景下,那些被中央政权派驻到封国之中“帮助”管理的官吏,本身就带着放大镜来找寻诸侯王的过错。
为了对抗中央政权的削藩之举,帝国东部最有实力的七个封国开始了联He军事行动,史称“七国之乱”。 由楚地分割出的吴、楚两国,齐地分割出的胶东、胶西、济南、菑川四国,以及河北平原的赵国,成为了叛乱的直接参与者。可以说,以战国后期的地缘格局来看,这相当于赵、齐、楚三国,联手向秦国发起反击。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