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地理形态上来看,并排排列的吐鲁番、哈密盆地非常相似,所不同的无非是,吐鲁番盆地更shen一些,而哈密盆地略大一些罢了。然而在干旱的天山南路,这两项指标都不是影响板块地缘潜力的重要指标。唯一重要的要素只有来自高山的雪水,谁能够更多的从天山之上获得更多的雪水,谁就能够在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就位置和周边山地纵shen而言,占据优势的显然是吐鲁番盆地。紧邻焉耆盆地的它,和焉耆盆地一样,可以从西、北两侧的天山主脉上得到天山雪的润泽。至于哈密盆地,情况就要悲观的多了。它唯一能依靠的,只是北部被称之为巴里坤山——哈尔里克山的两段山体。这两段东西相接的狭长山体,算得上是最后一段山顶有积雪的天山主脉了。再往东的话,就是天山山脉的最后一段山体——北山了。而这个身兼西域与河西走廊地理分割线,以及为东疆盆地区封口双重任务的山体,平均海拔不到两千米。能够为那些顽强生存于此的游牧民,提供水源的,除了那每年仅仅80多毫米的降水以外,就只有低洼处才能一见的泉水了。
这样看来,吐鲁番盆地最有可能,具备和焉耆盆地一样的地理条件,即由于能够承接来自西、北两侧天山雪水的补给,而在盆地腹地形成半个水草丰美之地。事实果然如此吗?情况似乎并不那么乐观。问题还是在于周边山体的体量上。从所附的《西汉东疆地区地缘结构图》上,我们也可以明显的看出这一点。围就吐鲁番盆地的山体,显然和围就焉耆盆地的山体,在体量上不属于一个级别。当然,比起哈密盆地来说,吐鲁番盆地的情况又要好上许多了。后者除了在盆地北缘,有机会开发出些许绿洲来,绝大部分土地都是被干旱的荒漠所覆盖。如果“盆地”之名,以及地图上那代表低海拔的“绿色”,让大家对其腹地产生幻想的话,那么我们还有另一个地理标签,帮助你打消这个幻想,那就是哈顺戈壁。这条由吐鲁番盆地东南部起,覆盖哈密盆地大部的戈壁带,最终一直延伸到了北山西侧。
吐鲁番盆地在东疆盆地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水资源结构,还体现在其腹地的形态上。和焉耆盆地一样,天山之上汇集而来的雪水也有机会在这个中国陆地的最低点(海拔负155米),汇聚出一片湖泽——艾丁湖。然而在吐鲁番盆地的高蒸发量下,河流所带入的矿物质最终被浓*在了剩余的湖水里。也就是说,艾丁湖是一个咸水湖。
实际上,艾丁湖水中的盐份提高,与周边人类活动的加剧也有密切关系。人类在山麓所截流,用来作农业开发的雪水,在滋养出绿洲的同时,也让艾丁湖的湖面不断的在*小。仅仅是在最近半个多世纪,湖水面积就已经*小了八成多。当然,也不是说艾丁湖这样的盐泽之地,周边就是生命的禁区了。只不过,能在这种缺水环境下生成的些许荒漠化草原,已经不足以成规模的承载人类活动了。让艾丁湖区成为那些能适应此环境的动物天堂(比如野骆驼),是最He理的选择。
艾丁湖区的恶劣环境,很自然的*小了吐鲁番盆地的土地利用率。不过在靠近盆地西、北边缘,那些能第一时间承接到天山雪水的低地上,生活在吐鲁番盆地的居民,却利用技术改善了生态环境,扩大了绿洲面积。这项工程是那么的成功,以至于我们在小学地理课中都应该读到过对它的赞美之声。它就是“坎儿井”。
对于坎儿井的基本构造,相信大家都会有些印象。简单点说,坎儿井就是一条将天山雪水引入绿洲的地下暗渠。而为了对这条暗渠进行日常维护,每隔一段距离就会有一口连通地面的坚井。通过这类暗渠引水,并非吐鲁番地区的独创。在中亚有中原地区,都有过类似的做法。不过从水资源有效利用的角度来看,吐鲁番的坎儿井工程可以算得上是x能最突出的了。而这又与吐鲁番盆地特殊的地理构造有关。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