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星球上最早进行大规模农业开发的地区是两河流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了。这个结果更多是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考证出来的。不过,纯粹从地缘角度来看,这个结果也是可信的。尽管现在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需要为水资源日趋紧张的现状而烦恼,但对于上古时期的人来说,一片土地上的自然降水太多却并不是好事。在这种情况下,设计出来的人工河道,必须考虑到双重功能:导洪和灌溉。而这种复杂x也势必会迟缓大规模农业开发的进度。
当生活在东亚季风区的华夏先人,正在因每年必至的洪水问题,而苦恼无法利用河流下游那些面积庞大,土壤肥沃的冲积平原时(所以才会有大禹出现)。亚洲西部那些无法被季风照顾到的地区,反而因为干旱的气候获得了先发优势。稀少的降水,使得生活在两河流域的居民们,在洪水问题上所要面临的压力要小的多。整体环境的干旱,又让他们有足够多的土地,来T节那些高原来水。在这种客观环境影响下,人类悟到利用灌溉技术来发展农业要容易的多。与此同时,比东亚、西欧这种高纬度地区更多的光照时间,也使得类似两河平原这样的低纬度地区,在发展农业技术上拥有更高的效率。因为在高纬度地区,你今年犯的错误可能要到明年才能够改进;而低纬度地区发展种植业,却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做更多的尝试。
当两河流域发展出来的灌溉技术开始向外传播时,那些与之地理接近、气候相似的地区就会最有机会做第二个吃螃蟹的人。当然,这些试图复制两河经验的地区,也同样必须与高地相邻,能够有河流将那些高地之水带入这些本来应该草原化或者沙漠化的土地上来。基于这些条件,有埃塞俄比亚高原补给的尼罗河下游地区;以及背靠青藏高原的印度河流域,很快也发展出了农业文明。
如果没有青藏高原之水,凭借季风所带来的雨水,恒河流域也还是有机会成为农业兴盛之地的。但如果没有的上游来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印度河平原,就应该是一片荒漠之地了。不足250毫米的年降水,最多只能帮助这片土地,滋生一些脆弱的草场。然而,青藏高原的存在却改变了这一切。这座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高原,只是对印度河流域开放了部分集水区,就已经足以提供两倍于尼罗河,三倍于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水的水量了(所以巴基斯坦人口,比埃及+伊拉克还要多)。几乎完全依靠上游高地补水的现状,也使得印度河平原出现了与季风区截然相反的结构,那就是上游的河灌溉平原的面积要大于下游平原。在花了这么多时间解读中亚的情况下,相信大家对这种情况已经完全不会意外了。那些紧邻山麓的冲积扇地区,才是整个流域当中最具开发潜力的地区。
最先接收上游来水的印度河平原,我们称之为“上印度河平原”,或者“印度河上游平原”。相对应的,下游地区就是“下印度河平原”或者“印度河下游平原”了。与其它山麓冲积扇地区一样,上印度河平原实际也是由多条河流共同积刷而成的。只不过,这些河流最终都会汇集到一起,我们又会选取其中最长、最大的一条,认定为干流罢了。以这个标准来认定,整个冲积扇水系中最靠西侧那条,也就是在犍陀罗地区接受喀布尔河补给的这条河流,就是印度河干流了。而上印度河平原与下印度河平原的分割点,自然就是印度河与它左岸支流的会He点了。
这些呈扇形分布,直接确定上印度河平原范围的河流中,体量较大的大约有五条。因此上入主印度河流域的雅利安人,也将上印度河平原叫作“五河之地”。至于这五河到底指向哪五条河流,我们就不考证了(因为河流的结构在变,现在跟三千年前会略有不同),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到地图上去找。不过相比“上印度河平原”、“五河之地”这两个指向地理结构的标签,“旁遮普”这个地缘标签的名气要大的多(旁遮普在印地语中就是五河之意)。因为无论对于印度还是巴基斯坦来说,旁遮普都是农业最发达的地区。这也就是说,在印巴分治时,巴基斯坦其实并没有得到所有的上印度河平原。以至于今天,在两国的行政版图中,都有叫“旁遮普”的行政区。只不过巴基斯坦境nei的叫“旁遮普省”,印度境nei的叫“旁庶普邦罢了。
从印巴分治的表面标准来看,印度得到部分旁遮普地区的领土,是因为在旁遮普的东部生活着一个介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民族——锡克人。其实从地缘角度来看,锡克教的产生,正是南亚土著的印度教,与中、西亚渗透而来的伊斯兰碰撞的结果。对于身处两大宗教结He部的土著居民来说,他们当中的大多数要么选择坚守印度教信仰,要么被动或主动的归化于伊斯兰教。然而也会有一些人,既对印度教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的种姓制度_gan到反_gan;又对伊斯兰教缺乏包容x的思维方式嗤之以鼻(两教的不足,又恰是对方的优点)。并因此而试图创立出一种兼具二者优点的宗教。这个宗教就是“锡克教”,信仰这个宗教的人就是“锡克人”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