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记载中,塔里木河一直有南、北两河的说法。一种意见认为,所谓的南河其实只是在现在塔里木河的主河道南部数十公里,又出现了一条并行的干流。对于一条完全在低地中穿行,且水量随季节不同,变量很大的河流来说,塔里木河的这种变化是再正常不过了(当日黄河下游,甚至有九河之说)。而这种河道的不稳定x,对于塔里木河北麓绿洲国家的影响,主要在于没有人敢真正把宝压在支流与塔里木河干流相交之处。相比之下,在支流的中游地带开拓农业绿洲会更为稳妥。至于塔里木河两岸,则更适He作为受绿洲国家所控制的放牧之地。当然,在塔里木河干流稳定时,河流两岸也是天然的道路选择。当日张骞仅花费数十日时间,就从河西走廊西部横穿整个塔里木盆地,到达费尔干纳盆地。应该就是得益于塔里木河在沙漠当中铺就的这条生命线的。
另一种意见认为,所谓南河其实是塔里木盆地南部河流汇集在一起,沿昆仑山北麓东行而成的。其实在《汉.西域地缘结构图(南疆部分)》上仔细观察塔里木河水系结构的朋友,应该也会此疑问了:如果说发源于盆地西南角的叶尔羌河,沿着盆地的边缘流向盆地北麓尚可理解。那么象发源于昆仑山脉的于阗河,纵穿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跑去北线和其它几条河流会和,就多少显得有些唐突了。当然,地势使然,于阗河这样的流向也是可以了。现在的和田河实际上也是这样走的。只不过由于上游开发的原因,于田河已经很少有水能够注入现在的塔里木河了。
和田河到底能有多少水注入北部的塔里木河干流,并不是我们的疑问所在。我们的疑问是,既然塔里木盆地整体是西高东低的结构,那么和田河有没有可能在流出昆仑山后,不向北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而是沿山麓向东,将塔里木河南部诸河,如:克里雅河、尼雅河、喀拉米兰河等于南北向河流串连起来,并最终注入罗布泊洼地呢?
从地理结构上来看,这种可能x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塔里木盆地可能在某一时期,同时南、北两侧平行存在两条干流。只不过,就塔里木河流域北多南少的补水情况而言,即使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塔里木盆地之水在北部汇集成流的机会还是最大的。而如果一定要把塔里木盆地之水视为同一水系,那么所谓“南河”之水,也可以泛指和田河及其以东诸河(这也是史学界对于“南河”的一种解读)。至于它们是否曾经在某一时期串连起来,反倒不那么重要了。对于汉帝国或者其它因各种原因步入塔里木河南部的人来说,那些支流两侧,能够出现绿洲这样的战略支撑点才是最重要的。
虽然我们已经很难考证,塔里木盆地南部,是否真的因为和田河改道而出现过一条贯穿东西的“南河”。但在盆地的东南部,却的确有一条叫作“车尔臣河”的河流,没有老老实实的注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而是在本该湮没于沙漠中时,东转了个90度弯,与北部的孔雀河相对应着向罗布泊方向渗透。然而无论是现在仍然存在的车尔臣河,还是历史上有可能存在的,由于阗河对接车尔臣河而形成的“南河”干流,都并不一定会渗透到罗布泊洼地。因为在它们东进的路途上,还有一个规模较小的洼地——台特玛湖洼地,横亘在罗布泊洼地的西面。
在罗布泊已经完全消失的今天,台特玛湖洼地依然还能蓄积些水形成“台特玛湖”。只不过,如果上游来水充足的话,台特玛湖之水本可以象博斯腾湖那样,在溢出后继续向东,注入地势更低的罗布泊洼地。也就是说,历史上罗布泊水域最大时,我们可以认为它的西南角延伸到了现在台特玛湖这个位置。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