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有朋友说了,被称之为“乌孙古道”的道路,并不止于“夏塔古道”一条。的确如此,理论上一端能够连接乌孙的道路,都可以称之为乌孙古道。鉴于乌孙在天山腹地及北麓,那庞大的领土面积,这些道路的数量并不会少。由于行政分割的原因,那些连接中亚国家的道路,并没有成为国nei研究者的目标。被户外旅行者所考据出来的,争夺“乌孙古道”名头的,仅仅是国nei的一些道路罢了。至于这些道路,对乌孙人的政治、生活,分别起了多大作用,更多的只能是推断了。
一般情况下,一道古道的追捧者(特别是当地政府),都喜欢将自己境nei的古道,和那些重大历史事件挂钩,以此来提升当地的旅游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曾经穿越天山,入境乌孙的玄奘、细君公主、解忧公主等,就被迫在不同地点,一趟趟的穿行于天山了。鉴于历史记载大多数时候,并不会提供准确的信息,所以这种争抢名人的行动也不会真的有结果。至于我们,倒不必有这个包袱,一定要加入这场争论。对于一个讲战略的帖子来说,知晓当中的地缘规律才是最重要的。
就在山地中找寻道路这件事来说,有三个大原则可供大家参考:一是每两个相邻的地缘板块,都会有相应的道路相连通。我们一直说路是人走出来的,哪怕象蜀道如此艰难,都能够被开拓出来;二是绝大部分的道路,都要利用现有的谷地。由于谷地的地势原因,这些谷地通常又会是有河流通过的“河谷”。最好的选择,是在分水岭两侧,找到源头相近的两条河流,以尽量多的沿天然河谷穿行,*短在分水线上的行程。
这些原则,我们在之前的nei容中其实都已经写到过了,今天只不过是做一个总结。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并不能象户外徒步旅行者那样,去亲身考察可能的道路(那些可以从周边居民那里,收集信息)。但如果有河流显示清晰的高清地形图,这项工作也可以在电脑前,完成前期的推定工作。这也是为什么,最近做的图多是高j地形图做底图的原因。希望能够在地图资源匮乏的情况下,为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好了,回归正题。不管有多少道路,去争夺乌孙古道之名。我们今日所展示的,只是那些穿越天山主脉,将乌孙与天山南麓相连的道路。依照我们刚才所定立的原则,那条曾经被乌孙、*兹所使用过的“夏塔古道”,就是一条通过“夏塔河”、“木扎尔特河”沟通伊犁河谷的j华部分——特克斯河谷,与天山南麓的拜城盆地的通道。
很显然,仅从此段天山的高度以及南北纵shen来说,夏塔古道就不是一条常人能够翻越的道路。即使在技术发达的今天,执政者也没有尝试沿这条古道,开辟一条公路。也正因为这样原生态的环境,它成为了户外旅行者所热衷探险的一条道路。现在的问题是,以拜城盆地东西纵shen三百公里的距离来说,夏塔古道是不是唯一被使用过的道路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在拜城盆地的中东部,还有一条古道连通特克斯河谷的中部。这条古道目前被户外旅行者们,命名为“包扎墩古道”。
与夏塔的命名原则不同。“包扎墩”并不是一条河流之名,而是分水线高点的名称。在西域,这样高点通常被命名为“达坂”。支撑这条道路曾经存在的证据主有有二:一是分水线附近的一片高山牧场,直到今天,仍然有哈萨克牧民(他们是最有资格,继承乌孙文化遗产的民族)在此越冬;另外就是包扎墩一带据称被发现有乌孙人建立的军事据点。
为包扎墩古道玩接龙游戏的两条河流,北部汇入特克斯河的那条,叫做“科克苏河”;南部那条,则是最后也木扎尔特河He流,成为*兹川水的那条“克孜尔河”(具体是克孜尔河上源之一的“博孜克日格河”)。至于说到底夏塔古道还是包扎墩古道,是当年乌孙连接天山南麓的主线路,就不是一个历史问题了。它们谁能获得玄奘、细君公主这些名人资源,更多取决于今日的地缘博弈。因为今天的特克斯峡谷,在行政上是被一分为二,分别为西部的昭苏县、东部的特克斯县所辖。而夏塔河、科克苏河所指向的,也分别是这两个县。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