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游牧部落来说,阿赖谷是一片非常不错的高山牧场。如果你有幸从狭窄的克孜勒河谷穿越伊尔克什坦口岸,jin_ru吉尔吉斯斯坦境nei的话,相信很快就会有豁然开朗的_gan觉。西行到此的张骞并不需要太过shen入这片草原。而是在一个今天叫作“萨雷塔什”( Sary-Tash)的城镇转而向北,穿越阿赖山。之所以这么快的穿越阿赖山,并非仅仅是出于*短路程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阿赖山,整体所呈现的是西高东低的走势。如果不在阿赖谷的东北部,就寻找道路jin_ru费尔干纳盆地的话,张骞很快就会看到,连绵的雪山阻隔在他和大宛之间。
按照我们一贯的寻路方法,阿赖山分水岭两侧,应该分别有一条河流为之指引道路的。实际情况也的确如此,整条道路所依附的主要是分水岭北线的河流。略有不幸的事,我们对这条河流的了解并不多。这条最终注入费尔干纳盆地的河流甚至还没有个中文名字,我们目前能够找到的,只是它的英文名:Kurshab。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的锡尔河的主要源头有两条:一条是由北向南注入费尔干纳盆地的纳伦河;另一条则是由东向西与之He流的卡拉河(卡拉达里亚河)。而_geng据我们之前的分析,最有可能成为丝绸之路线路的就是卡拉河流域了。Kurshab所注入的,正是卡拉河。如果我们再仔细观察它河口的位置,就是发现这个位置正是吉尔吉斯斯坦的“乌兹_geng”地区。也是被认为是,当年曾经阻击过李广利的“郁城国”领地。
试图在地图上寻找Kurshab河,以及丝绸之路在这个地区可能线路的朋友,可以依靠吉尔吉斯斯坦境nei的M41公路定位。顺着这条连接费尔干纳盆地——阿赖谷的公路。我们可以很容易的找到河谷的位置,以及当年张骞可能走过的线路。需要说明的是,M1公路现在的北部终点,是乌兹_geng西南50公里处的奥什。作为吉尔吉斯南部最大城市,将之作为交通终端是完全可能理解,技术上也没任何问题的。事实上,在汉攻大宛之战中,最为知名的地标应该是大宛用来养天马的“贰师城”了。这个贰师城的得名,自然是因为李广利曾经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此(贰师将军)。很多人认为,这个贰师城就是今天的“奥什”,很重要的理由就是二者发音接近。
奥什到底是不是贰师城,我们并没有准确的答案。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上述路线最大的用处,就是提供了一条新的“中——吉——乌”铁路的线路,与出吐尔尕特山口的线路(北线)相对应,它也被称之为南线。至于说最终有可能选择哪条线路,重新打通西出塔里木盆地的丝绸之路,主要要看吉尔吉斯坦nei部的地缘博弈了。或者说,吉尔吉斯坦更想优先发展纳伦河谷的“纳什州”,还是费尔干纳盆地边缘的“奥什州”了。
好了,我们现在大致知道张骞和李广利当年的选择了。总的来说,经疏勒——捐毒——休循,再北入大宛的线路是最为可行的。对于李广利来说,大宛就是他此次出征的终点了。而那些汗血马就是他最大的战利品。说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想知道这些珍贵的汗血宝马,在今天到底还有没有留存下来。比较常见的说法,是现在土库曼斯坦的“阿哈尔捷金马”就是汗血宝马的后代。据此,甚至有人认为,大宛应该是在今天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巴哈德一带。然而通过我们之前的分析,以及大宛在当时的地缘位置,这种假设是完全没有可能的。如果大宛和汗血宝马,当时真在伊朗高原北麓,那就是不大宛人带着张骞找大月氏,而是大月氏人告诉张骞,自己西南方向还有个大宛了。
其实即使阿哈尔捷金马就是汗血宝马,也并不能证明它们原本就生活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在经历过上千年的岁月后,这些宝马被游牧的突厥人,掠夺、转移的距离并不算太远(尤其是对比它们在长安的亲戚)。当然,要想证明大宛就在费尔干纳盆地,我们还需要更为直接的证据。今天我们为张骞所探明的这条西入费尔干纳的线路,就能够起到这个作用。在汉书的记载当中,大宛与西域都护府——轮台之间的距离是四千零三十一里。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距离单位是“汉里”,折He今天的计量标准,每汉里约等于416米。也就是说,大宛国都距离今天的轮台县东的交通距离,应在1677公里左右。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