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以中央之国的方位来说,最为熟悉的当然是青藏高原的东北角了。在张骞为汉帝国打开西域之门之后,帝国很快也开始强势ca入这一区域。只不过,此时藏族的先民还没有渗透到此,汉军将士所遇到的对手,主要是活跃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相接地带的羌人部落。至于说帝国在此控制了哪个板块,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在张骞刚刚告别汉武帝,准备jin_ru河西走廊时,我们就已经对这一怎做过详细分析了。这个板块就是“河湟谷地”。

从地理结构来看,河湟谷地应该属于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但就谷地东面开口的结构,使其成为青藏高原中,最有机会接收太平洋水气的板块。这也使得河湟谷地的整体自然环境,更接近于黄土高原。黄仁宇先生曾经为中央之国设定过一条“15英寸等量雨线”。也就是说,年降雨量在15英寸以上的区域,是华夏农业文明自然扩张的区域。低于这个降雨量,就很难形成大规模农业区了(除非让中亚——西域那样,有高山雪水补给)。能够适应这种干旱条件的,是那些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在这一背景下,农牧分界线也就与这条“15英寸等量雨线”基本重He了。

15英寸折He成我们常用的毫米单位,相当于381毫米。这恰好也就是河湟谷地的年均降水量。也就是说,这片本有机会成为高原土著风水宝地的土地,同样有条件成为中央之国核心区的西部边缘板块。至于结果,相信大家都已经看到了。在一场对耕地的争夺战中,占尽优势的华夏农耕民族,没有理由不取得胜利。至于试图在黄河上游谷地立足的高原土著部落,能够覆盖的就只有那些降雨量小于15英寸的边缘地区了。

尽管在汉帝国扩张至河湟谷地时,青藏高原nei部的民族结构还有些复杂。但今天我们已经将“藏”民族代指青藏高原的土著了。简单的从黄河上游河谷地带——青海湖区一带的行政建制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河湟农业区的周边,分布着:海北藏族自治州、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六个明显带有高原土著标签的行政区。而在这地区在藏区的nei部结构划分中,被称之为“安多”。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881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881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