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旁雍错并不是唯一生存在nei流地区的淡水湖。这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甚至不是青藏高原上唯一的淡水湖。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地带的南侧,与拉萨隔江对应的位置上(直线距离不足100公里),就有一个面积比玛旁雍错更大的淡水湖“羊卓雍错”存在。如此稀少而又处于青藏高原核心地区的淡水湖,当然有充分的理由跻身圣湖之列了。所以在青藏高原四大圣湖的序列中,羊卓雍错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羊卓雍错的轮廓很不象是一个盆地形状的天然湖泊,它那枝节甚多的外形,看起来更象是一个在狭窄河谷地区筑坝蓄水而形成的水库。比如那个大家因广告而熟知的“千岛湖”(本名为“新安江水库”)。其实羊卓雍错也的确可以被看作一个水库,只不过它是由于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天然形成的水库。这种情况,我们在解读帕米尔高原上的萨雷兹湖时也碰到过。二者之间的不同点在于,羊卓雍错变成“水库”的时间可要早上亿年。
尽管羊卓雍错因为地质灾害而成为了一个湖泊,但在变身成为堰塞湖的绝大部分岁月里,它其实并不是一个终端湖。最起码在丰水期,湖nei之水漫出湖区,借助水道输入雅鲁藏布江。这种进水与出水并非完全同步的现象,看起来很象一个吞、吐动作。因此我们也可以称此类湖泊为吞吐湖。说起来,由于人类的开发,象鄱阳湖这样连接赣江与长江的中继湖,现在也差不多成为一个周期xnei流的吞吐湖了。而现在我们看到的羊卓雍错据说也已经完全封闭成为一个nei流湖了。
成为一个nei流区的终端湖,意味着上游河流所带来的矿物质,只能在湖区沉积,并使得湖水变咸。当然,这个过程是很漫长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羊卓雍错还是一个湖滨水草丰美的淡水圣湖。即使将来有一天它的湖水变咸,但只要盐度不超过47‰(这意味着还能有鱼生存),估计都还是有机会,继续接受朝拜的。
既然羊卓雍错长期的外流历史,使之成为了高原上难得一见的淡水湖,那么玛旁雍错的圣化背景,是不是也是如此呢?答案是:也是,也不是。说它是,是因为玛旁雍错也的确曾经长期是一个吞吐湖;说不是,是因为即使是在它“吐水”的时间里,这个神圣的湖泊依然不能说是一个外流江河流域的一部分。简单点说,就是为玛旁雍错洗湖的水,最终并没有注入它边上的四大外流河中,而是就近流入了西侧的拉昂错。
成功与失败就象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拉昂错正是以自己的“失败”,衬托出了玛旁雍错的“成功”。与集水区更接近,以及湖底海拔更高,都是玛旁雍错没有成为终端湖的直接原因。相比之下,拉昂错就要悲剧的多了,谁让它的海拔更低,并且西侧没有更低的盆地来帮助它成为一个吞吐湖呢?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