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来喷的人找错对象了,应该是去找提出这个长平之战进展的史家去喷,楼主只是采用较公认的最新见解进行作图注解,并不能为史家见解负连带责任。
另外****楼主,好久没有南疆的新地图了A
-----------------------------
呵呵,既是我采用的观点,自然是也考证过原始资料,并结He地缘逻辑验证过的。如果自觉以前公认的观点有问题,肯定也会提出新的观点了(帖子里其实也有很多了)。所以有新观点的朋友喷我也是应该的。
今天会多更新些文字,最近欠的图会在长假里一并补上。在此之前,那些在文中出现,但却尚未在以前地图上标出的地缘标签,就只好先麻烦大家靠百度、谷歌地图自己定位了。先预祝大家节日快乐!
2013/9/27
今天穿越柴达木盆地的315国道,是从盆地腹地横穿而过的。基于现在的技术,以及对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需要,这种穿越方式自然是可行的。然而对于古典时期的旅行者来说,他们所能选择的只能是沿盆地南北两边的山地前行。因为只有在这些山地的庇护下,才有机会在旅行途中得到淡水的补给。
比起已经让我们_gan到环境恶劣的塔里木盆地来说,柴达木盆地的生存条件还要差的多。这主要是因为,柴达木盆地周边的山脉,并没有为它注入多少淡水。正因为如此,柴达木盆地nei部非但没有形成象塔里木河那样,横贯整个盆地的大河,同时也没有在盆地边缘形成可供农业开发的绿洲。
事实上,在这片盐碱化、荒漠化严重的土地上,那些注入盆地nei部的河流,甚至也无法在山前形成连续的荒漠化草原带。也就是说,不管是当年的羌人,还是现在青海境nei游牧的蒙古、藏族牧民,都不会把自己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柴达木盆地身上。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