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11
实际上,接到匈奴和亲请求的汉朝,现在已经同意了罢兵和亲。事到如今,无论谁接任单于之位,这个消息都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利好。至于说汉庭,倒也无所谓说最初提出请求的那位单于是不是死了,只要接受赐婚的,是能够号令匈奴的单于。然而正是在这一点上,却让汉朝方面开始犹豫了。原因很简单,刚刚在第一场争位斗争中,挤走了日逐王(先贤掸)的新单于(握衍朐鞮单于)并不能_fu众,仅仅在位不到两年,就被另一位由匈奴左地贵族拥立的单于所击败了。
在匈奴这段纷乱的历史中,前后出现了将近十位单于。对于一般人来说,记住这些单于的封号是非常困难的。然而这位在公元前58年,一战而夺位成功的单于,你一定有印象,他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和亲者“王昭君”的丈夫——呼韩邪单于。
从血统上来说,呼韩邪单于倒也_geng正苗红,他本人就是吐血而亡的那位虚闾权渠单于的儿子。不过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之前被B叛逃汉朝的日逐王,也是前前前任单于的儿子。在更崇拜丛林法则的草原上,贵族血统只是一个基本条件罢了,能不能成为草原之主,关键还是要看实力了。呼韩邪单于的上位,看起来似乎应该结束匈奴的乱象,为汉匈两国带来长期和平了。因为在我们学过的中学历史中,这位对汉朝府首称臣的单于,和王昭君一起,共同谱写了一曲民族大团结的赞歌。
假如王昭君此时正在宫中,并被选中出塞和亲的话,她个人应该还算是幸运的了。虽然历史并没有为我们记录下她未来夫君的年龄,但上位单于时的他正值青壮年肯定是无疑的了。只是最终前往草原和亲的汉nv并没有那么幸运,因为汉朝最终答应和亲的时候,已是二十五年之后(公无前33年)。而前往和亲的王昭君,只能_gan叹“君生我未生 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诗是唐诗,只是意境He此境,借用一下)。
汉朝之所以拖延了四分之一世纪,才勉强作出和亲的决定(公主都没给),原因还是一个字“乱”。因为接下来的匈奴,依然还是一片乱象。谁也不敢保证汉家的公主会不会走在路上,才发现自己的夫君已经换人了。在这种情况下,汉庭并没有必要参与Jin_qu。反正分裂的匈奴已经对汉朝边界构不成威胁了。坐山观虎斗,静待事态平息才是上策。
接下来对呼韩邪单于发起挑战的,是由匈奴右地所拥立的“屠耆单于”。从这点也可以看出,所谓单于争位,实际上就是地缘矛盾在政治上的反应。在这种乱局之下,草原上的每一个地缘板块,都希望扩大自己的话语权。也正是因为这种心态,在呼韩邪单于攻灭握衍朐鞮单于时,匈奴右地才保持了中立态度。等到二人两败俱伤后,才起兵攻入色楞格河流域。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