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匈奴这段nei乱历史的目的,已经有很多朋友看出来的,主要是解读草原nei部博弈的几种模式,以及这三种模式状态下,对中央之国的影响。相信理解了这三种模式后,大家以后再看其它朝代历史,就心里有谱了。观察中国历史的方家们,有一个共同的观点,就是中国历史就是一个朝代更迭的轮回,从地缘角度看,也是如此。
经过先秦——秦汉,这段历史的解读,欧亚大陆东部的“渔”也分享的差不多了。再过些日子,我们要去大陆的另一端,共同学习那边的“渔”的。
2014/2/15
郅支单于是否在西迁之时,就想好了要吃掉乌孙,并不是十分确定。因为历史记载,单于使者向乌孙所表达的,是希望与之结盟。只是这个结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并没有被记录下来。从地缘结构上看,如果郅支单于真想与乌孙结盟的话,无非有两个想法:一是借助乌孙的力量,成为真正的草原之主(压倒受到汉朝支持的呼韩邪单于);二是借助乌孙的力量,图谋西域。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郅支单于向乌孙示好,只是为了让对方放松警惕,并出其不易攻入乌孙的核心地区。如果郅支单于能象当年乌、匈联军,一战而从月氏人手中夺取以伊犁河谷为核心的“天山草原”的话,那么即使他不进一步图谋西域,或者反攻整个蒙古高原,最低限度也可以有资本,迫使汉朝将这之下位为能和平相处“第三方”。因为以之前的经验来看,汉帝国来需要的是天山草原与蒙古高原,分属两gu游牧势力。至于占据这片土地的,是月氏人还是乌孙人,并不重要。
为上述推断提供佐证的证据,是郅支单于在派出使者的同时,已经率主力jin_ru了准噶尔盆地,陈兵于乌孙边境。假如只是想结成战略联盟的话,并没有必要这样做。不过,不管郅支单于此时心里到底是怎么打算的,他都没有机会突袭乌孙了。因为虽然乌孙其实很满足于做“第三方”,心里也不并愿意与匈奴为敌(上次是被匈奴人B的),但在匈奴nei乱的情况下,乌孙人也不愿意随便就和哪个匈奴“单于”结盟的。即使要与之达成和平协议的话,也要看汉朝是支持谁。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