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6/9
鉴于罗马帝国那明显的“地中海”格局,罗马文明的基本属x经常被误认为也是以商业规则为核心价值观的海洋文明。但实际情况却是,罗马文明的原始属x和大陆文明一样是以农为本,最终的版图nei拥有如此漫长的海岸线,并不是罗马人主动追求的结果。在罗马人看来,那些能够种出粮食的土地,才是最重要的。
希腊和腓尼基人选择以海洋贸易立身,很大程度是因为地理条件所现,无法出产更多的粮食,以满足增长的人口。而当他们发现通过控制海洋贸易,能够获取整条贸易线上最多的利润时,那么就算有实力,去兼并更多能够用于大规模农业生产的土地,也不会有动力回归农本社会了。这一点很像现在的美国,一直能够坐在世界金融体系的顶端获取最高利益,再转过头来重启制造业赚辛苦钱,就显得障碍重重了(虽然也知道这很重要)。相比希腊地区,意大利的农业条件就要好的多了,即使不算波河平原这样的大平原,能够形成规模农业的低地面积,也比希腊要大的多,并且没有那么破碎。然而罗马文明最初的农业属x,却并不是因为意大利半岛的农业条件比希腊好,而更多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以罗马所属的台伯河东岸地区来说,一方面希腊人在沿海岸线北上,占据良港布设贸易据点;另一方面西岸的伊特鲁里亚人,又先发把自己打造成了小希腊,并且凭借经济优势,将拉丁姆地区变成了自己的商业腹地。在这种情况下,罗马和他的拉丁同盟们,其实并没有机会从贸易网中获得太多额外收益的。换句话说,被两面挤压的拉丁人所能选择的,基本就只是整个贸易链条上的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
罗马人的这种被动局面,一直延续到公元前6世纪末。在历史阶段划分中,自罗马建城起的公元前753年,到建立罗马共和国的公元前509年间,被称之为“王政时代”。这一时期的前期,罗马人遵循原始的部落军事民主传统,“选举”出拥有最强武力的人做自己国王,并且逐步向真正的国家过渡。
问题是,任何民主的外表,背后都逃neng不了经济因素。由于罗马的对外贸易权,被伊特鲁里亚人所垄断,这些来自台伯河西岸的商人,在罗马城中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大。在控制整个地区的经济命脉的同时,伊特鲁里亚人也在用他们的文明、技术优势,完善罗马政治体系、基础建设,让罗马人_gan到有所帮助。所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名言,在罗马身上也应验了。从第五代国王起,伊特鲁里亚人成为了罗马的王(后三个都是)。
伊特鲁里亚人的渗入,为罗马及相邻的拉丁人开启了文明之路,那些从希腊、埃及等地输入的商品,也让拉丁人看到并学习外面的世界。如果伊特鲁里亚人,能够借势在民族融He上,多下些工夫,以后书写罗马历史的也许就不是打丁人了。然而做为经济金字塔顶端的伊特鲁里亚人并没有这个意愿,让拉丁人来分享这一切。或者说他们更愿意以族群为识别标签,保证罗马及整个拉丁姆地区的经济命脉,掌控在自己手中。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