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特人、日耳曼人的迁徙分化]
由于德国人在军事和制造业上的出色表现,日耳曼这个标签几乎已经等同于德国了。就像一提到高卢大家就会想到法国一样。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日耳曼人与凯尔特人到底是什么关系。
我们知道,今天欧洲大陆的高加索人种,也就是俗称的“白种人”,最初都源自于从乌拉尔河——多瑙河下游的“南俄草原”。最初在这一地区游牧的种族集团被称之为“原始印欧人”,除了种族特征以外,同属印欧语系也是这一族群的重要特征。原始印欧人最为著名的一次迁移,是公元前2000年——1500年间,从南俄草原向欧亚大陆扩散的“雅利安人”。这次迁徙也造就了现在印度大陆的主体种族——印度雅利安人。
事实上,雅利安这一标签本身就是源自于印度的梵文,在19世纪欧洲人发现印度人与自己在体质与语言上的相通之处后,将带有种姓特征的“雅利安”标签,扩大为了整个原始印欧人代名词。不过在纳粹利用过“雅利安”这个概念后,再这样使用就变得敏_gan了。不管怎么说,包括古凯尔特人、拉丁人、希腊人、日尔曼人在nei的民族,都是源自于原始印欧人总是没有问题的。
相比在欧洲草原的迁徙,原始印欧人向欧洲方向的扩张,技术上要更困难一些。这主要是整个欧洲大陆除被阿尔卑斯山系(以阿尔卑斯山脉为核心,包括地中海北线所有山体)阻挡的“南俄草原”以外,其他部分都能大西洋水气的润泽下获得较充沛的降水,使得整个地区几乎全数为森林所覆盖。
在无法借助工业技术实际技术突破时,沿河而行一直是古典时期人类通行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在森林密布的地区。事实上,。黄河这条贯穿东西,连接青藏高原与太平洋的大河,也正因此成为了华夏文明向东扩张并成型的纽带。同样具备这一特征的长江、珠江,后期亦为华夏文明向南扩张、整He提供了同等便利。基于这一认识,原始印欧人向欧洲腹地渗透的钥匙,很显然也掌握在一条能够与南俄草原相通的,东西向的河流身上。
与东亚主线分明的水系不同,缺乏足够体量“第一台阶地形“结构的欧洲,在水系的分布上就显得杂乱无章的多了。平均海拔仅3000米,呈线x延伸于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脉,勉强成为了欧洲的”屋脊“,并成为了欧洲河流的主要起源地。从纬度来看,阿尔卑斯山脉倒是与南俄草原处于同一区间。从技术上看,阿尔卑斯山脉东部如果能够源出一条河流向东延伸,将有机会在黑海西岸与南俄草原相接。
按照上述思路,我们就很容易在地图上找到印欧人向西迁徙的战略通道——多瑙河了。让原始印欧人_gan到惊喜的是,阿尔卑斯山脉为多瑙河所做出的贡献要比想象中更多,其水系不仅连通了山脉的东南部,更沿阿尔卑斯山脉北麓,向西延伸至了山脉的西北部,今天德国与瑞士交界处。这样的结构,不仅扩大了多瑙河的集水区,使之有机会成为欧洲水量最大、最长的河流,更让原始印欧人的西扩有了更多的选择。
当我们确定了多瑙河这条主线后,欧洲文明、民族起源的很多迷团也就迎刃而解了。当4000多年前,部分原始印欧人决定离开草原,沿多瑙河向西部的森林地带渗透时,他们首先jin_ru的会是多瑙河下游平原。今天这个在古典时期身处农牧分割线边缘平原,是被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两国所覆盖。多瑙河下游主航道也成为了两国的边境线。其实从罗马尼亚人与保加利亚人的形成上,也可以看到这种农牧交融的痕迹。所谓“罗马尼亚人“,形成于接受了罗马拉丁文化的土著农业民族;而保加利亚的主体民族”保加尔人“,则源自于从中亚方向迁徙而来的突厥系游牧民族。
需要注意的是,在原始印欧人西迁之时,还不能说多瑙河下游就是农牧分割点。因为无论是先期到达此地的其他族群,还是后来渗透至此的原始印欧人,暂时都没有成熟的农业技术可以xi收,更多是依靠畜牧、渔猎混He经济生活。也就是在多瑙河下游平原,原始印欧人开始出现了第一次分化。很显然他们中的部分成员,会发现在多瑙河下游平原之南,有一条沿黑海——地中海之滨延伸的沿海平原带。接下来,就与色雷斯——马其顿——塞撒利——阿提卡——伯罗奔尼撒这条文明线对接上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