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8
[条顿堡森林之战(上)]
为一个国家尤其是大陆国家确定地缘边界,永远是一件无法让所有人满意的事。因为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标准。比如像ISIS这样的极端组织,所规划的“哈里发国家”,版图就横kua欧亚非大陆,覆盖所有曾建立过穆斯林国家的地区。不过奥古斯都和罗马帝国毕竟不是被洗过脑的理想主义者,并没有那么不切实际。最起码亚历山大帝国分裂的前车之鉴,让罗马人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要建立一个直至印度洋的庞大帝国。地中海周边地区始终是罗马的重心所在。
由于非洲值得拥有的土地,仅仅是地中海沿线的那些绿洲以及埃及,修补帝国边缘的工作,主要放在了欧洲方向。鉴于伊比利亚半岛北部还未能接受罗马的直接统治,屋大维在正式成为元首的第二年(公元前26年),就率先对这一地区完成了最后的征_fu工作。整个过程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战役,只不过对付那些各自为战的山地民族,需要一些时间罢了(至公元19年)。同样的“修补”工作也发生在小亚细亚半岛。当年被本都王国“请”进安纳托利亚高原的凯尔特人——加拉太人,也在公元前25年被完成征_fu了(同年设立加拉太行省)。
相比扫清上述地区残留的凯尔特人,新生的罗马更为担心的,是来自日耳曼尼亚地区的威胁。虽然罗马已经向日耳曼人明示了,莱茵河以东才是他们的领地,凯撒在高卢战争中,也显示过罗马有渡河作战的能力和决心,但想要完全制止一盘散沙的日耳曼部落渡河,困难是显尔易见的。为此,奥古斯都试图在日耳曼尼亚地区,复制罗马渗透高卢的成功经验。先控制那些与罗马相邻,并且已经有“文明”化趋势的日尔曼地区,为已经成为帝国核心区的高卢(并且还是元首直属地)设立一个缓冲区。
这样的设计,相当于把罗马在欧洲腹地的边界,由充当中、西欧板块分界线的莱茵河,推进到中欧地区的中部。为此罗马需要一条类似莱茵河那样,一头连接海洋、一头靠近高大山脉的河流,充当中分日耳曼尼亚地区的政治分割线。按照这样的标准,纵贯中欧平原的易北河、奥得河、维纳斯河都有机会承担这一角色。最终奥古斯都和罗马人,选择了三条河流当中,位置最靠西部的易北河,作为帝国在欧洲大陆腹地的东部边界。
之所以没有再把饼画的大点,是因为日德兰半岛的存在。在上述三条河流中,只有易北河是从日德兰半岛的西侧注入大西洋的。如果罗马执意要把疆域进一步向东推进,那就意味着下一步,必须直面日耳曼人在日德兰半岛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_geng基之地。要知道以北欧脆弱的生态环境而言,一旦遇到天灾,南迁几乎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如果罗马一定要切断北欧日耳曼人的南下通道,势必会引起这些日耳曼蛮族中,最野蛮部分的强力反弹。要是这样的话,为了保卫自己在中欧地区的安全,罗马军人又不得不尝试在更加寒冷的北欧地区建立缓冲区了。要是一直这样为了绝对安全循环下去的话,罗马也就只能选择从一个“地中海帝国”,变身为一个“海中地帝国”了。
有句流行于网络时代的戏言叫做“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以罗马今时今日的势力来说,倒的确可以这样尝试,问题在于值不值得这样做。在罗马人看来,日耳曼蛮族对他们的威胁,并不在帕提亚人所代表的那些亚洲游牧民族之下。如果一定要选择主攻对象的话,倒不如选择东方。最起码打败了安息王朝的话,富庶的美索不达米亚就唾手可得了;把战火引向北欧,又能得到什么呢?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