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4-03
[乌拉尔人与欧洲的植被带]
上一节我们曾经提过,如果地质运动出现些许偏差,拉多加湖和奥涅加湖应该很有机会,成为芬兰湾的一部分的。果真如此的话,芬兰半岛的地理独立x应该要比现在强很多,也会对今天的地缘政治结构,造成很大影响。比如俄国人在与芬兰切割这部分国境线时,就很有可能不水域中线为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渗透到两湖以北;生活在爱沙尼亚的,也许就是波罗的人,而不是与芬兰人同属乌拉尔人的爱沙尼亚人了。
乌拉尔人已经在我们的行文中出现过多次了,鉴于波罗的海周边的其他民族都已经出场,也是时候给这个边缘族群一个平台展现自己了。与印欧、闪含、突厥这类族群概念一样,“乌拉尔人”也更多是通过语言而不是基因来归类的。所谓“乌拉尔语系”,是一个与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汉藏语系、闭含语系平级的语言分类。(在语系之下是“语族”的概念。比如突厥语、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就是阿尔泰语系下属的三大语族)
大多数情况下,语区的分布规律和种族的分布规律是相一致的。除了那些明确可以归类于几大人种的族群以外,在一些板块相接之地,也会出现混血种族。最典型的,就是身处欧洲草原与北亚草原之间的中亚地区了,今天覆盖于这一地区的突厥系民族,明显呈现出黄白混血状态。事实上,乌拉尔人也一定程度呈现出这样的特质。不过早在人类jin_ru文明阶段之前,初始为黄种人的乌拉尔人就已经生活在欧洲了,所以对于身处亚洲的我们来说,欧洲乌拉尔人血ye里到底带有多少黄种人基因,其实并无助于提升民族或者种族自豪_gan。
从“乌拉尔”这个标签来看,这个族群的生存之地,肯定跟欧亚大陆的分割线——乌拉尔山脉有关了。今天在乌拉尔山两侧,俄国人建制的行政区中,如:涅涅茨自治区、科米共和国、科米彼尔米亚克自治区、汉特——曼西共和国,都仍然带有乌拉尔人的印记(涅涅茨、科米、汉特、曼西等,都是乌拉尔语民族)。不过乌拉尔人最初聚集之地,可能跟另一个地理标签——伏尔加河联系更为紧密。大约7000年前,原始乌拉尔人已经生活在乌拉尔山脉西侧,伏尔加河中上游地区。
伏尔加河有两个源头,东源即发源于乌拉尔山西坡,被称之为“卡马河”;东西向横切俄罗斯中部丘陵地带的西源,则被认定为是伏尔加河正源。作为欧洲最长、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伏尔加河流域的总面积就占了东欧平原的1/3(136万平方公里)。仅从这点来看,也能看得出伏尔加河对俄罗斯的重要x。俄罗斯人也因此把伏尔加河称之为“M_亲河”。
伏尔加河与卡马河He流之处,位于今天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境nei。He流之后的伏尔加河,开始向南穿越南俄草原,并最终注入里海。就地缘政治地位来看,今天“鞑靼斯坦共和国”的首都,河口附近、伏尔加河畔的“喀山”,与圣彼得堡、莫斯科处于同一等级(此三城也是俄罗斯三大历史名城)。很显然,“伏尔加河——卡马河口地区”能够获得这样的殊荣,得益于它在整个伏尔加河流域中的枢纽位置。斯拉夫人要想控制伏尔加河流域,仅仅渗透到上游地区的莫斯科肯定是不够的。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