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5-01
[丝绸之路与哈扎尔汗国的异类崛起]
虽然哈扎尔人迁入欧洲,与中央之国并无直接关系,但他们能够以别样形式,在黑海之滨立足,却的确与中央之国有着很大关联。将两者串连起来的,就是那条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并不是在公元7世纪才开拓成功的,这条文明、商业交流之路能够被打通,是公元前2世纪,中央帝国的汉王朝,为击败匈奴人所做的一项战略决定(结盟大月氏人)的副产品。伟大的“汉武帝”以及他忠实的使者“张骞”,是这一计划的批准者和执行者。而公元7世纪的中央之国,则属于另一个强大王朝——唐王朝,其在草原上的对手也变成了覆盖整个亚洲草原的“突厥人”。
西方人认为,中央之国nei部的诸王朝,只是在不断的重复自我,只需研究一个样本,就能够这其中的规律了。从地缘角度看,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就好像我们会发现,罗马帝国所遵循的一些地缘政治规律,也同样适用于今天的欧洲。然而尽管汉朝和唐朝貌似都击败的强大的游牧帝国,并且成为了丝绸之路东半部的主导者,但两个对手和两条丝绸之路之间,在结构上却存在着一定差异。
匈奴纵shen亚洲草原的时代,这个游牧帝国的_geng基是所蒙古高原。在阿尔泰山以西的中亚草原,匈奴人基本上只控制了包括以阿尔泰山南麓在nei的半个准噶尔盆地。至于以“伊犁河谷”为核心的天山草原,以及哈萨克丘陵地区,则分别为乌孙、康居两个游牧王国所控制。也就是说,匈奴人并没有真正统一亚洲草原。这一格局的存在,显然也为汉帝国所关注到。为此,帝国一直以为视乌孙为战略盟友,以减轻匈奴人对塔里木盆地的压力。依照同样的外交逻辑,身处乌孙人西、南侧的康居人,也曾经与匈奴人结盟,以避免乌孙人在中亚草原一家独大。
对于上述历史,以及诸亚洲草原王国的地缘结构,我们在“西域部分”已经非常详尽的解读过了。对这一块_gan兴趣的朋友,可以回过头去看。现在牵扯出这一节,是让大家明白一点,在汉王朝开辟丝绸之路时,中亚草原上的局势有多么的复杂。这也意味着,尽管游牧民族在机动x上优势明显,草原看起来也比沙漠地区更有利于通行,但真正能够被丝绸之路主线的,只能是沿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绿洲,再kua越天山,jin_ru中亚南部绿洲地带的线路。
情况在公元6世纪中叶发生了变化。突厥人在击败众多竞争对手之后,建立了覆盖蒙古、中亚草原的游牧帝国。尽管这个帝国很快便以阿尔泰山脉为分割线,分裂成为东、西两部分,但突厥人在欧亚草原的优势地位已然确定。同一时期,中央帝国也经历了隋、唐两代的朝代变迁,并且始终将解决突厥人的压力,作为事关王朝生存的首要战略任务。
经过一个世纪的反复博弈,唐王朝在公元7世纪中叶,先后击溃了东、西突厥,史无前例的取得了对蒙古高原、中亚地区的宗主权。中央帝国为控制中亚而建立的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也因此能够帮助帝国打通一条,从准噶尔盆地切入,沿天山北路西行的新丝绸之路(史称“新北道”以区别于沿塔里木盆地北沿通行的“北道”)。
如果沿着天山一路西行,“新北道”将在中亚“河中地区”(锡尔河、阿姆河地区)与西出塔里木盆地的“北道”会He,然后翻越伊朗高原、两河流域,jin_ru拜占庭帝国所控制下的地中海东部地区。然而几乎与唐王朝羁縻中、北亚草原的同时,西亚的地缘政治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凭借伊斯兰教的强大思想控制力,一盘散沙的阿拉伯民族不仅得以统一,更攻灭了统治伊朗高原、两河平原、河中地区的“萨珊波斯”。拜占庭帝国在新月沃地及北非的领土,也相继为阿拉伯帝国所吞并。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