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丝绸之路(公元7——9世纪)》高清下载地址:://pan.baidu/s/1bnEWNSz
2015-05-05
[南俄草原上的“犹太教”信徒]
当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并且开始步入文明国家行列后,哈扎尔人开始意识到,必须在宗教信仰上有所选择了。亚洲游牧民族所信奉的,是与其生产力相适应的,源自渔猎时代的原始宗教“萨满教”。从技术上看,相信“万物有灵”萨满教,既无成熟的宗教体系,又无成文的教意,是宗教发展初级阶段的产物。在经历过万物有灵——祖先崇拜——多神教,三个发展阶段之后,世界宗教的主流,已经推进到了“万神归一”的一神教阶段。
沙漠游牧民族——阿拉伯人,凭借一神教3.0版本的“伊斯兰教”,奇迹般的建立庞大帝国,是一神教体系影响力最成功的表现。在欧洲,一神教2.0版也同样对人类的政治、生活影响巨大,并呈现三个重要特征:一是宗教高于语言、文字等要素,成为了最重要的身份识别标志。鉴于欧洲地缘结构的复杂x,“万神归一”的一神教,在技术上成为了最容易普及(也更容易为统治者所控制)的宗教形式;二是否归依基督教,成为了一个民族是否步入文明行列的衡量标准。三是宗教信仰选择与中世纪民族国家的建立,共同筑就了现代欧洲民族的识别基础。你会发现,今天大部分欧洲民族国家的历史,都能上溯到公元8、9世纪这个时间段;
对于哈扎尔人来说,最现实的问题是,无论他们的盟友(拜占庭人),还是对手(阿拉伯人),都已经用强大的宗教武器加强了组织x。即使纯粹出于nei部统治的需要,准备在南俄草原生_geng的哈扎尔人,也需要为自己寻找一尊唯一的“真神”。然而问题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尽管一神教能够从意识形态层面,更加简单的让不同的族群站在同一阵线,但地理、地缘政治层面的考虑,终究还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最直接的案例,就是整个欧洲看起来都已经成为了基督教传播福音的乐土,但却还是在地缘政治的作用下,分割为了天主教、东正教两大阵营。至于一个准备跻身“文明”行业的族群到底怎么选,也一样要从自身的定位来考虑。
从地缘关系的远近来看,哈扎尔人受拜占庭帝国影响选择东正教的机率,要比选择天主教更大。当然,有时候地理、地缘关系越近,一方反而会因为防御需要,_geng据“远交近攻”的原则,选择不同于周边地区的意识形态。不过哈扎尔人看起来并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一则拜占庭人并无力征_fu这片草原;二则在草原上维持一个能为自己带来利益的商业伙伴,对曾经饱受游牧民族侵扰的拜占庭人来说有益无害。
君士坦丁堡无疑是非常想说_fu哈扎尔人归依东正教的。然而在商业交往中,平等是第一原则。东正教君权在上、神权在下的模式,会让哈扎尔人_gan觉到自己成为了拜占庭人的附庸。面临同样的问题,同为游牧出身的保加尔人倒是选择了东正教。不过在多瑙河下游经营日久的保加尔人,已经完全放弃了草原。与斯拉夫人融为一体的他们,同时看到自己有像日耳曼人那样,继承罗马帝国遗产的可能x(虽然从结果上看,是让俄国人脑洞大开)。至于哈扎尔人,他们其实只是想安静的做一个商人。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