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09
[蒙古西征7 阿兰人]
通常情况下,翻越一个高大山脉的办法,是在分水岭两侧各找一条源头相对的河谷,以为天然道路。两条河谷当中的最高点,就是“山口”了。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大多也是构筑于此种地形中。不过要是山脉一头与“海”相连,那么山、海之间狭窄的沿海低地带,会更有机会成为沟通山脉两端通道的首选(除非海侵的厉害,没有沿海低地)。比如著名的山海关、温泉关,扼守的都是这样的沿海通道。而高加索山脉两端,恰恰也都有“海”。
高加索山脉东南端直接对应的,是一片叫做“阿普歇伦半岛”的半岛形低地。这个伸入里海的海岬,当下也是阿塞拜疆共和国的首都“巴库”所在地。在蒙古人到来之时,阿普歇伦半岛及库拉河以北的阿塞拜疆地区,是被一个叫做希尔凡(Shirvan,中文资料也译为:失儿湾、设里汪)的王国所有。今天巴库城nei,还有一座始建于公元14世纪,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希尔凡宫”遗址。很显然,与阿塞拜疆境nei的其它穆斯林王国、部落一样,希尔凡人也无意于蒙古人硬碰硬。在他们的带领下,穿越阿普歇伦半岛的蒙古军队,继续向钦察草原进发。
位于山脉东南端的阿普歇伦半岛,并非是扼守高加索通道的唯一要地。从地形角度来说,这条将近400公里的沿海通道,最紧张的关口是位于其中部的“杰尔宾特”。由于高加索山脉在此有一个突出部伸入里海,与海岸线的距离仅仅只有3公里(古时应该更短),杰尔宾特的防御难道是整条通道中最低的,也因此成为了nei、外高加索地区的地缘分割点。不过基于可以理解的地缘政治因素,管辖这个战略要点的,是隶属北高加索的俄联邦达吉斯坦共和国。而俄罗斯与阿塞拜疆的行政边界,也位移到了杰尔宾特之南,
波斯语中,杰尔宾特有“门”的含义,俄语中则有“铁门”之意。在中世纪,这是一个由两道数公里长城市保护而成的城镇,城墙的一头连着高加索山脉,另一头则连着里海,共同护卫着则构筑于山丘之上“杰尔宾特古堡”。由于亚历山大的名气太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的杰尔宾特,也被误传为是亚历山大曾经到过的“铁门关”。但事实上,马其顿军团并未对高加索地区进行过征_fu。这支强大军队曾经穿越过的“铁门关”,位于中亚吐火罗与河中地区的分割线上,今乌兹别克泰尔梅兹市西北(西域部分曾经详细解读过)。
屈_fu于蒙古人的声威,“里海铁门关”并未对蒙古人的通行造成障碍,然而在恐吓并不总是奏效的,最起码北高加索的阿兰人,希望在战场上验验蒙古骑兵的成色。现在,我们需要了解一下,阿兰人准备把防线设在哪里。绝大多数有价值的地理单元,境nei都会有一条或者数条河流作为主脉,这些河流也往往是战场所在地。与南高加索的情况一样,北高加索也有东、西两条主要河流。其中发源于大高加索山脉北坡向西注入“亚述海”的是“库班河”;向东注入里海的,是捷列克河。
如果从地缘角度来看,最起码库班河下游及其南部山地,应该都是北高加索的范畴,但需要说明的是,北加索地区在黑海-亚速海的岸线,在俄联邦的行政编制中,并未被划入“北高加索联邦管区”,而是和亚速海东部的沿海平原一起,归入了“南部联邦管区”中的“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显而易见,这同样是一个基于地缘政治考虑而作出的划分。由于无法完全抹去这一地区的高加索印记,在库班河之南,还有一个完全被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包围的“阿迪格共和国”(阿迪格人,也是属于高加索民族)。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