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07
【蒙古西征14 拔都西征的结束】
公元1241年12月11日,在西征大军kua越多瑙河的时候,成吉思汗的继任者、蒙古帝国第二任大汗窝阔台却因病离世。着手为蒙古人统治下的各地区建立赋税体制,以及组建完善的驿传体系,是这位大汗生前为帝国所做的两个主要贡献。前者让“蒙古”从一个掠夺者的身份,转换为一个经营者(虽然不成功);后者则极大加强了欧亚大陆各版块(蒙古统治下的)之间的信息交流。两项工作的完成,表明蒙古人的国家,开始从一个草原游牧体迈进至帝国行列。
帝国首都(蒙古高原上的哈剌和林)与西征大军相隔7000公里,借助高效的驿传系统,身在匈牙利的拔都可能在一个月后就获知了消息。也正是这个消息,让西欧天主教世界得以摆neng这场“黄祸”。很显然,争夺蒙古帝国大汗之位的重要x,要远比劫掠财物重要的多。公元1242年春,西征大军结束了在匈牙利的战事,开始了东归之路。然而这并不代表那些丧未遭受蒙古人侵扰的国家,就此可以松口气了。因为这些游牧者对尚未探索的过的土地,永远充满着好奇心。
就像当日成吉思汗攻灭花喇子模国后,又派军到南俄草原探路,而探路的蒙古军在先后击败阿兰人、钦察人、罗斯人后,回程时还顺带试探了下伏尔加保加尔人的成色一样,拔都和他的大军也没有原路返回,而是准备透过多瑙河下游回到南俄草原。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地区当时的地缘政治格局。首先今天的罗马尼亚在此时还未立国,除了达契亚高原为匈牙利人所有以外,罗马尼亚三大板块中的瓦拉几亚平原和摩拉维亚(摩尔达维亚)丘陵,亦为钦察人所覆盖。至于多瑙河之南,则是复兴之后的保加利亚(第二)王国。
不管是身处匈牙利草原的西征军主力,还是在派往达尔马提亚搜寻匈牙利国王的蒙军,要想jin_ru保加利亚和瓦拉几亚,都得先jin_ru巴尔干半岛的北部山地。在这片主要为“南斯拉夫人”所覆盖的山地中,塞尔维亚人算是政治上的先行者。13世纪初,借助十字军攻陷君士坦丁堡所引发的混乱,塞尔维亚人摆neng了拜占庭帝国的控制,建立了自己的独立王国。东归蒙古人要想jin_ru多瑙河下游,就需要先jin_ru塞尔维亚。不过此时的塞尔维亚王国与今天塞尔维亚的疆域,所覆盖的板块不尽相同。简单点说,今天塞尔维亚北部,以其首都贝尔格莱德为中心的多瑙河流域低地区,当时是还是匈牙利王国领土(1284年,因匈塞结盟关系送给了塞尔维亚)。
身处匈牙利草原的蒙古主力,将基地设在了d萨河下游的“塞格德”(d萨河与其支流穆列什河相交处)。在解读罗马-达契亚战争时,我们曾经提到,塞格德之南、d萨河以东至特兰西瓦尼亚高原之间的这片低地区,有个特定的地缘标签——巴纳特地区。除归属匈牙利的塞格德以外,绝大部分为塞尔维亚、罗马尼亚所有。在罗马帝国征_fu达契亚后,巴纳特平原也是帝国在多瑙河之北、达契亚高原以西拥有的唯一一片低地,对于连通达契亚、巴尔干、匈牙利草原、潘诺尼亚等板块,有着重要的战略价值。jin_ru中世纪以后,从匈牙利草原而下的马扎尔人、以特兰西瓦尼亚高原有基地的达契亚人(罗马尼亚人),以及在潘诺尼亚、巴尔干定居的“南斯拉夫人”,都对这片土地施加过shen远的影响。
塞尔维亚所分得的巴纳特地区,又被称之为“伏伊伏丁那地区”。之所以把它单独拿出来提一下,是因为这个地区的行政属x比较特别,全名为“伏伊伏丁那社会主义自治省”。在塞尔维亚(包括前南时代)的行政区划中,一共有两个所谓的“社会主义自治省”,除了北区低地区这个以外,还有一个位于西南部山区的自治省,它就是大家熟知的“科索沃”。科索沃的情况,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至于伏伊伏丁那是不是有一天,也会成为时政热点地区,倒并不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在这里提出,更多是让大家关注到它们背后的地理因素。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