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阿尔巴尼亚虽然被一些资料标注为以伊斯兰信仰为主,但大多数人在宗教信仰问题上其实尚无特定的立场(无神论者或不可知论者)。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身处一神教的地缘圈nei,阿尔巴尼亚迟早有一天还是会成为上帝或真主之地的。具体怎么选择,就要看时事如何变化了。当然,这么重大的改变,过程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比如在奥斯曼帝国统治初期,阿尔巴尼亚人当中也曾经出现过反抗者,包括少部分不愿意改变信仰的人逃往意大利。现在阿尔巴尼亚国旗上的双头鹰标志,就是15世纪中叶阿尔巴尼亚反抗者,曾经使用过的标志(源自东罗马帝国)。不过在jin_ru16世纪后不久,零星的反抗便已不复存在了。比起誓死抵抗的黑山人来说,这些抵抗的力度着实有限。
回到黑山问题上来。一定要拿下黑山的话,土耳其人并非做不到,只是凡事都要衡量一下代价,就像美国实力再强,也不会把j力全耗在阿富汗一样。现在,有了愿意跟随真主的阿尔巴尼亚人协助,不仅可以“以夷制夷”的牵扯黑山人,还能够为整个帝国武装提供可靠的兵源。应该说,从民族生存的角度看,彻底倒向穆斯林的阿尔巴尼亚人,成功的抵御住了长期以来对塞尔维亚人的劣势。并且开始顺着德林河——白德林河,向科索沃地区反渗透成功。以至于今天,在塞尔维亚民族源头的东科索沃地区(伊巴尔河谷),阿尔巴尼亚人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并事实独立成了“科索沃共和国”。由此也使得黑山那些“比塞尔维亚人还塞尔维亚人”的古塞尔维亚人后裔,因在与大摩拉瓦河流域的同族沟通时,战略上缺少了科索沃这一环,最终演变成了独立的“黑山人”。
抛开本身的地理优势不说,黑山能够不被奥斯曼帝国所吞并,还受益于它正处在达尔马提亚与阿尔巴尼亚之间的位置。这使得黑山人在战略上,不至于被奥斯曼帝国封锁。由此也可以看出来,削弱威尼斯才是问题的关键。放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看,削弱威尼乃至打击整个西欧的经济基础,更牵扯到土耳其能不能再往西走的问题。有一个比较普遍被接受的看法,是拿下君士坦丁堡并进而控制了整个东地中海的奥斯曼帝国,断绝了与西方贸易往来。并导致欧洲被迫将视线转向大西洋,触发了大航海时代和地理大发现。
这种说法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奥斯曼帝国的扩张的确影响了东、西方贸易通道的畅通,B迫欧洲jin_ru大西洋探险;说它不对,是因为土耳其人固然是利用自己在东地中海的支配地位,打击了西欧的经济,但东西方贸易并没有因此而禁绝。只不过,被挤压出黑海、爱琴海的威尼斯/热那亚,已经没有可能在地中海贸易中起到支配作用(也就不可能获得最大的利润)。同时,占据了市场支配权的土耳其人,也寻找到了符He自己战略利益的代理人。
新的地中海贸易中转者名字叫做“杜夫罗斯尼克共和国”(古名“拉古萨”)。对于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会_gan到陌生。如果你手边恰好有一张巴尔干半岛的地图,它的位置倒也不是很难找。当大家把视线放在巴尔半岛的海线时,就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那就是波黑所获得取海岸线,与其陆地的纵shen远远不成正比。仅仅是在一个叫做“nei乌姆”(又译“涅姆”)的城市,延伸出了24.5公里的海岸线。事实上,这个长度还是把突出的半岛岸线给算了Jin_qu,这个出海口真正的直线宽度只有7.5公里。很显然,这样一个硬挤出来的出海口,一定是某种妥协的产物。杜夫罗斯尼克共和国的领地,就是在涅姆与黑山共和国之间的这段岸线上。今天它的归属国是克罗地亚。至于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奇怪的归属,就是我们接下来要解读的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