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孔雀王朝上位的外来力量,是强弩之末的亚历山大帝国。基于地缘位置关系,印度已经是希腊人所能扩张到的最远端了(以至战士无心再战)。亚历山大在回程路上的英年早逝,更是加速了马其顿军团战略x撤退的脚步。与之相似的是,影响爪哇岛政权更迭的外来者,也是一支在旧大陆让人闻风丧胆的军事力量——“蒙古人”。只是这次威胁到爪哇人的,并不是蒙古铁骑,而是元朝海军。
蒙古人在旧大陆的成功,已经是世人非常熟悉的故事了。对于中国人来说,蒙古东征日本的故事同样不陌生。公元1274年、1281蒙古先后两次组织水军进攻日本,却都为台风所重创,以至功败垂成。日本人为此而将这两场庇护日本的台风称之为神风,并且在700多年后,本土再次面临强敌入境压力之时,将止战的最后希望命名为“神风突击队”(自杀x飞机)。
技术上看,陆地称王的蒙古铁骑,在东征日本这件事上并没有太大优势。驱使蒙古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一个在军事上领先的新兴政治体或者帝国,很容易迷信他们的武力,往往需要一场失败来告诉他们在哪里该止步。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解放战争的末期,在陆地上对国民党军队呈压倒x优势的红色军队,直到金门海战失败之后,才开始正视自己军事上的短板。
当然,长板与短板都是相对的。蒙古帝国比之其它游牧帝国更为成功原因,在于它善于利用被征_fu者的技术。每次屠城之前,都会特别将工匠留下来,便是这种弥补短板能力的表现。这些工匠所制造的包括火药在nei的武器,使得原本不善于攻城的游牧者,在围城战中也同样能够获得优势。像最终攻陷襄阳城的“炮”(抛石机),就是降_fu蒙古人的中亚穆斯林帮助引入的。假以时日,蒙古帝国的军事机器,也未必不能熟悉海洋。
事实上,蒙古之所以急于攻击日本,更不足为外人道的原因,在于消耗被征_fu地区原有的军事力量。第一次东征日本之时,配He蒙古人的主要是新附的高丽王国军队(公元1274年);第二次则动员了十几万刚刚降_fu的南宋水军(公元1281年)。类似的做法并非蒙古人首创,时间再往前推1493年,刚刚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就这样成功实践过。在攻取南越之地的两次战争中,数十万源自关东六国的军力(尤其是对秦政权威胁最大的楚地)被短时间消耗掉。在这一预期之下,远征本身是否成功,反倒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