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讯问我对“千年大计”一词的看法。坦白说,这次设立雄安新区所引发的风波这么大,甚至令人无限遐想到迁都,很大程度都是因为这个前无古人的用语。实际上即使是真的营建新都,谁又能认定这个新都就能做千年政治中心呢?这个“千年”一说更多是从地缘经济的基本面上来定x的。
中国的地理结构呈现为“三级阶梯”地形。核心农业区以及人口密集区,都集中在第二、第三阶梯之上。在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古代,第二、三阶梯之间的差异并不大。比如四川盆地和关中地区,与江南、华北平原在地缘潜力除于同级。不过这一切在19世纪中叶,中国的国门被西方殖民者打开之后发生了变化。
海洋时代的来临,使得第三阶梯也就是东部地区在经济潜力上,开始占据了明显优势。这其中最大受益者又是有河、海之利的三角洲地区。比之纯粹的海港城市,身处河口位置的都市,即可得海洋之便,又可通过水路向nei陆延伸腹地。以广州、上海为核心的珠三角、长三角地区,能够成为中国经济的两大高地,便是得益于这种位置。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一个多世纪都处在一个5000年一遇的转型期。人类凭借对化石燃料的开发运用,jin_ru了经济和生活指数高速发达的工业时代。只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先后不同。具体到中国,虽自清末洋务运动起,就试图搭上工业化的班车,但鉴于船大难T头的困境,这个T整过程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算jin_ru了快车道。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当下的中国已经完成了原始积累,开始了弯道超车的进程。为此我一直认为,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中国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可以见证这一切,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能够从这些变化受益。
为什么要先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呢?很简单,从地缘角度来说,工业化指数与城市化指数是正比关系。化石能源的利用,一方面极大的提高了农业效率及产量,另一方面也丰富了人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又需要制造业、_fu务业来满足。这些都因素促使人口向城市,尤其大城市集中。
当然,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还出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逆城市化,典型代表就是美国。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开始逃离大城市。然而每一种现象都有植_geng于相应的地缘背景,这种情况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并不会在中国出现。也就是说,不管你愿不愿意,摊大饼式的都市圈都将是资源最集中之地。东京都市圈汇集了1/3的人口,50%的GDP、首尔都市圈汇聚了将近一半的韩国人口,以及7成的GDP,才是中国城市化进程未来的景象。往shen层次说,这种现象与东亚整体的“集体主义”文化背景有关。也是东亚地区能够紧随欧美,jin_ru发达工业体序列的源动力(同时是唯一能做到的地区)。
在中国现已存在的都市圈中,长三角和珠三角是已经现实存在的,并不需要太多的行政干预。这两个地区之间比较的话,长三角因为上海有公认的综He优势,城市间的自然协作会更加有序;珠三角的话,则因有广州、shen圳、香港这几个各自优势的龙头竞争者,还需要更多的T整和平衡。真正需要大费周章设计的,是黄/渤海地区。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