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观点认为,贰师城可能是“奥什”,盖因二者发音相近。不过_geng据最近的考古发现,更有可能是在乌兹别克境nei的“明铁佩古城”,位置在安延集州马尔哈马特县。其实奥什也好,明铁佩也罢,相距不过40余公里。无论哪个是真贰师城,地缘位置都是对的。为了避免陷入无谓的口水中,文字描述时只是一笔带过。不过做图的话,终归要有个定位的。相比发音上的牵强附会,更愿意相信考古证据(最起码明铁佩有座2000多年前的大城),因此比较之后定位了后者吧。
2017年5月30日
【关键词:资本主义,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契约,猪仔】
现在我们知道了,荷兰于殖民世界的崛起,在于它创新x的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有别于古希腊、意大利那种,主要由大商人集团/家族主控的经济模式。用马克思对荷兰殖民史的评语来总结这段历史,就是:“十七世纪标准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营殖民地的历史”。
仔细观察后来形成的荷兰殖民帝国版图,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荷兰人的扩张范围,几乎全在“教皇子午线”授权葡萄牙开发的范围nei。这种选择,一定程度是个政治策略。尽管荷兰人为了彻底neng离西班牙帝国的统治,断断续续在1568年-1648年间打了80年仗(史称“80年战争”),期间双方曾多次妥协、反复,但总的来说,j明的荷兰人总体掌握了一个战略原则,那就是以葡萄牙势力范围为扩张方向(虽然为了对抗西班牙,也曾有过He作)。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荷兰人力争neng离西班牙影响期间,西班牙曾经一度透过王室继承,并入了葡萄牙(公元1580-1640年),但在欧洲模块式的政治架构中,这种君He模式,并不影响葡萄牙政府、海外殖民地体系的独立运作。换句话说,葡萄牙和西班牙在地缘政治关系,一直都没有变化过。荷兰人识时务的将战略扩张的方向对准葡萄牙,也为其最后与西班牙和解,彻底在法律上获得独立地位奠定了基础。
除去避免与西班牙陷入战略消耗,进而影响自己的独立进程以外,经济原因才是荷兰人选择向东的_geng本原因。毕竟对于商人来说,成熟的亚洲市场,所能提供的贸易空间要远大于新大陆。葡萄牙人凭借在非洲岸线的先发优势,得到了这块最肥的资源,足以让任何人(包括西班牙)_gan到眼红。如果说西班牙还会因为与教廷的共生关系,遵守着“教皇子午线”的话,那么在意识形态上打着反天主教旗号的荷兰商人们,自然是不会拿教皇的谕令当回事了。
由此,整个荷兰的殖民地开拓史,几乎可以被概括为对葡萄牙殖民帝国的侵蚀,资源丰富,且位置重要的东印度群岛,是荷兰人争夺的重中之重。公元1603年,荷兰海军在马六甲海峡击败葡萄牙舰队,标志着荷兰人取得了东印度群岛的主导权。接下来,荷兰人先从葡萄牙手中夺取了香料群岛(马鲁古-班达群岛)的贸易权,并将荷属东印度的政治中心,设立在了爪哇岛的西端、今天的印尼首都雅加达。
17世纪中,葡萄牙在东方航线上的最重要两个支点:马六甲海峡上“马六甲城”(公元1640年)、好望角的“开普敦”(公元1652年),相继落入了“海上马车夫”手中。后者因为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成为了荷兰人海外移民的首选之地,并形成了今天南非最大的白人群体—布尔人。只不过,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数百年。一度受荷兰主导的马来半岛、南非,最终都成为了大英帝国的殖民地。
荷兰与葡萄牙在17世纪的博弈,甚至一路延伸到了中央之国的领地。在16世纪最初的20多年间,荷兰人曾5次对澳门展开军事行动,但都未能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这个重要支点。与葡萄牙争夺澳门未果后(公元1624年),荷兰人转而将目光投向了台湾。后面的事情,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郑成功最终从荷兰人手中夺取台湾,并从地缘政治层面,将台湾岛纳入了中央之国核心区的范畴。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