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封建”本身并不意味着混乱,真正的混乱源自于权力中心的不确定,从这点来说,站在权力顶点的是“天皇”还是幕府的“将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个能掌控大局的政治中心。幕府时代鲜明的“军政府”属x,无疑加重了权力中心的不确定x。伴随着权力的争夺,幕府时代中出现了两个重要的混乱时期:一个是初代幕府“镰仓幕府”,向二代幕府“室町幕府”更迭的“日本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另一个则是更加知名的,二代幕府向末代幕府—“德川幕府”转进的“日本战国时代”(1467—1585年)。

武士阶层在日本的上位,及其所引发的权力斗争,不仅对日本国nei政局的稳定造成了影响,同时也对中、日关系造成了shen远影响。对于日本来说,来自中国的商品,是其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从中国的角度来说,其实并不排斥在朝贡体系之下,以“公对公”形式开展贸易往来。问题在于,日本境nei军事封建势力林立的现状,很大程度的影响了这一官方贸易体系的稳定x。那些在权力争夺中失意,无法从官方贸易体系中获益的军事贵族,希望独自组织力量前往中国沿海贸易,而这种混乱局面又恰恰不是中国方面不原意看到的。

鉴于从14世纪30年代到16世纪末,日本国nei基本都处在混乱的战争状态。对应这一阶段的明朝政府,更原意采用一禁了之的简单方式,来避免为此伤神。然而,这种针对日本贸易的封禁,反过来又加剧了东南沿海的混乱,并且影响到了中国商人的利益,以至于造成了延绵200余年的倭寇之乱。

顺便说下,在地缘政治层面,中日关系的走弱却为另一个东海国家—琉球,赢得了发展良机。在明朝建立之后,当时还处在三国分治阶段(三山时代)的琉球,便主动加入了中国的朝贡体系。随着统一琉球王国的建立(1429年),中国与琉球的贸易往来jin_ru了高峰期。通过琉球输入日本的中国商品,一方面为琉球获取了大量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也让日本产生了吞并之心。

在大明王朝解决倭寇这乱的历史中,最为知名的当属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了。从公元1559年成军义乌起,至1567年戚继光退出抗倭前线止的8年间,戚家军在东南沿海地区与倭寇接战数百次,无一败绩,成就了一段抗日神话。然而这一胜利的背后,却隐藏着很大的无奈。因为针对来自海洋的威胁,最好的防御手段并不是在自己的领土与之决战,而是通过强大的海洋实力,将风险控制在海上,甚至把防线推进到对手的海岸线。问题是,在明王朝决定销毁郑和舰队资料那一刻起,中央之国实际便已失去了对海洋的控制力。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479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1479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