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降水是影响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印加人选择的那些海拔在2000米以上的河谷,年平均降水一般在500-1000毫米之间(以库斯科为例,其年平均降水在800毫米左右)。应该说,这样的降水区间不会过量也不会过少,是很适He农业发展的。唯一的问题在于,印加人要如何人工干预这些自然降水的分配,以使土豆们能够愉快的在梯田中生长。对于已经想到用梯田来扩张耕地的印加人来说,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在河谷之中,河流之水的主要来源,在于那些山坡之上的降水。换句话说,印加人所要做的,就是在更高海拔处,用他们营造梯田的技术兴建水库,以截流那些原本注入河谷的降水,并用水渠将之引入梯田。

今天,我们仍然能够在安第斯山区,看到还在使用状态中的梯田以及灌溉系统。事实上,在梯田上j耕细作的印加人,对这项技术的运用并不止于在种土豆这件事上。当然,印加人在梯田中种的品种肯定不止土豆了,让我们_gan到惊讶的,并不是梯田上种植了南瓜、辣椒等其它作物。一个鲜为人知的情况是,印加人的食盐也是通过梯田获取的。

食盐作为人体必须品,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x。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无论出于nei部管理,还是外部博弈的需要,往往都会将“盐”被当成一件重要的战略武器。尽管乌尤尼盐泽所出产的盐,理论上足以供应印加人食用,但必须注意的一点是,印加帝国要到16世纪初才扩张至此。资源分配从来不是一个总量对应的关系。就像今天地球上的粮食产量,足以让70亿人口吃饱,但在局部地区仍然有可能因为战乱和天灾饿死人一样。在库斯科一带高山谷地中蓄积力量的印加人,如果不能解决自己的食盐安全问题,是很难发展成一个帝国的。

好在除了出产于低地(或者相对低地)海盐、湖盐以外,高山之中也会有天然的盐泉存在。在我们熟悉的世界中,先秦时生活在四川盆地东部山区的“巴人”就是因开采盐泉,并向周边国家出口而致富。如果没有境nei盐泉在经济上的助力,以巴国所处那片山地的农业潜力来说,是很难让它在地缘政治舞台上显露存在_gan的。今天,我们仍然能够重庆巫溪一带,看到古老盐场的遗存。值得一提的是,巴人与盐的这层特殊关系,也为“盐”在中国留下了一个地缘色彩浓厚的俗称—盐巴。

巴人用来从盐泉中提炼食盐的方式是“煮盐”,这一方法通行于世界很多地区,甚至包括一些海盐产地。相比之下,印加人获得食盐的做法就要巧妙的多。刚才我们也说了,印加人的梯田技术,帮助除了帮他们种土豆以外,还解决了食盐问题。具体做法,是将山地中找到的盐泉利用水渠引入到梯田中,然后通过自然曝晒的方式获得食盐。如果去安第斯山区旅游的话,远远望到一片白花花而不是绿油油的梯田,那么你可以告诉周边的小伙伴,你们看到的不是棉花而是盐。

目前秘鲁最知名的古盐田,是位于库斯科城西北30公里处的“马拉斯盐田”。如果你再顺着盐田附近的“乌鲁班巴河”,向西北走50公里处的话,还可以参观到最后也是最完整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古城。这座始建于15世纪,侥幸躲过西班牙人破坏的印加古城,外围层层环绕的梯田,能够让你更直观的_gan受到印加文明的风貌。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548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1548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