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假如只把巴西分为南、北两个分区的话,那么当下的巴西首都“巴西利亚”是一个很好的是地缘分割点。在巴西利亚以南地区“巴西南方”,白种人的比例开始占据优势,并且越往南占比越高,其中最南部的圣卡塔琳娜州,比例高达85.7%(2009年数据)。巴西利亚以北的“巴西北方”,黑人的基因则开始占据主导地位。鉴于当下法律意义上的黑人比例已经降到了个位数(各地区的黑人比例亦相差不大),巴西这种暗藏于熔炉文化之下南北种族分割线,更像是一种“棕-白”之别。包括北部、东北部两个地理分区的“巴西北方”,明显呈现更多混血的“棕色”色彩;包含东南、南部、中西三个地理分区的“巴西南方”,而表现出更多的“白色”色彩。要是仍用牛*、咖啡来形象比喻的话,那就是“咖啡色的北方”与“牛*色的南方”。

用两分法来切割世界,其实是一个很偷懒的办法。巴西人还是更愿意,把他们的种族色彩定位为“彩虹色”。然而巴西种族地区分布中的咖啡、牛*现象产生,却帮助我们揭示出了巴西历史中的两条地缘扩张路径。一条是以萨尔瓦多为起点,沿海岸线向北扩张,在绕过布朗库角后,继续向亚马逊河口方向延伸控制线,然而再溯流而上控制原本应该归属于西班牙的亚马逊流域;另一条则是以圣保罗为起点,向南部及中西部地区渗透。直至从西班牙人手上,夺取巴拉圭盆地和北乌拉圭草原。单纯从方向来说,这两条扩张路线可以分别称之为“西北线”和“西南线”。

西北和西南两条扩张路线,帮助当年的葡萄牙人绕着巴西外围,划出了一个大大的包围圈,从而为后来巴西的854.74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奠定了基础。所谓“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既然萨尔瓦多在大部分的殖民时代是巴西的政治、经济中心,那么我们就先来看一看“西北线”是如何扩张的。说起来,西北线很大程度算是巴西的主线或者说“官方线”,至于由圣保罗出发的西南线,最初的时候则带有很大的自发色彩,将之称为“民间线”并不为过。

西北线之所以成为主线,与教皇子午线的存在有关。虽然这条线在后来的历史中,逐渐失去了价值,但一开始对南美双雄还是颇有约束力的。毕竟这是一条由教廷亲自主持议定的分割线。如果按照教皇子午线的分割,圣保罗的扩张空间十分有限,甚至依1495年西班牙自我认定的位置来看,圣保罗都已经在教皇子午线的西侧了。比较而言,萨尔瓦多则在东北沿海地区,拥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另一个让巴西“东北地区”成为葡萄牙初期重点开拓方向的原因,在于这一地区拥有相对更大的沿海平原,以及更适宜甘蔗生长的热带气候(南回归线从圣保罗穿过)。以甘蔗种植园和蔗糖贸易为经济支柱的葡萄牙人,能够从这一地区获得更多的收益。然而教皇子午线的存在,并不能约束到西、葡两国之外的国家,尤其是那些准备摆neng教廷束缚的新教徒。这当中,最先对巴西造成威胁的是来自法国的新教徒。

16世纪,即是地理大发现的黄金年代,也是欧洲nei部地缘矛盾爆发的年代。鉴于天主教在整个中世纪,对欧洲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当时的欧洲nei部地缘政治博弈,很大程度以宗教战争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在这场变革之后,欧洲诞生了以英国、荷兰为代表的新教国家。法国则是nei部博弈最为激烈的地区,16世纪60年代起至世纪末的30余年间,法国南部的新教徒与北部的天主徒之间,前后进行了八次战争。史称“法国宗教战争”(又称“胡格勒战争”)。

跟王权结He更为紧密的天主教,在这场法国nei战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在战争结束之时,天主教被宣布为法国国教。至于新教(加尔文派,法国称“胡格勒派”)也不能算完全的失败,他们被允许保留信仰自由。不过从政治角度来说,新教徒已经意识到在法国没有了空间。没有最高层的政治保护,天主教徒的这种承诺并不保险(后来也的确出现了反复)。要想摆neng天主教徒的掣肘,前往新大陆建立殖民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595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1595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