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地的开拓,为那些没有继承权的贵族子弟提供了机遇。让他们能够一片全新的土地上,实现“大庄园主”梦想,进而将之变现为政治权力。有鉴于此,有利于土地集中的“长子继承制”,同样在弗吉尼亚得到的延续。而那些没有主继承权的子嗣们,则继续向外扩张,复制出一个又一个大型庄园。弗吉尼亚的这种“大庄园”式的土地结构,让本地区的社会结构呈现出明显的阶层x。把持议会的是那些拥有贵族血统和荣誉_gan、效忠于国王,圣公会信仰的庄园主。殖民地的官员则或由总督任命,或由j英阶层把持的议会选举任命。从弗吉尼亚分封出去的马里兰地区,情况也是如此。区别在于,马里兰的大庄园主多为天主教徒。
说到这里,必须提到一个对英国社会发展有着特殊意义的阶层—乡坤。与其说弗吉尼亚和马里兰殖民地,试图复制的是英国的贵族共治体制,倒不如说是在复制乡绅阶层。本质上说,所谓“贵族”的核心标志并不是土地和财富,而是拥有世袭爵位。只不过在贵族集团主导国家时,这三者是捆绑在一起的。乡绅则是没有世袭爵位,但又拥有大量财富(核心是地产)的有钱人。虽然乡绅们还是有可能被受封为男爵、骑士等低等级爵位,但这种一世而终的身份并不代表天然的政治权力,更多是一种荣誉。世人认可的贵族实际上仅指“世袭贵族”。
无论在什么时代,没有世袭爵位及参政权,但又拥有财富的人都存在。只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能够成为一个重要阶层。英国的乡绅阶层是在16-17世纪时开始崛起,成为一gu不容忽视的力量。这一阶层的兴起,又与大航海时代所导致的“重商主义”,以及宗教改革的背景有关。简单点说,由于能够参与全球贸易,英国及整个欧洲都产生了一gu因商致富的新兴力量。正是在这一力量的推动下,整个欧洲的政局及宗教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基于天主教与君主制的shen度捆绑,新兴的富有阶层需要通过宗教改革来摆neng这种束缚。宗教改革,又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荷兰得以neng离西班牙成为一个独立国家,英国则向君主立宪制过渡,并产生了乡绅阶层。与纯粹追逐商业利益的荷兰人不同的是,英国新兴富有阶层对土地和荣誉的渴望要强烈的多。应该说,这种想法在一个正常国家实属正常,毕竟土地才是一切之本。就像在中国古代和近代,经商致富的人最终都会回乡购地,并极度渴望能够通过科举或者捐官的形式拥有一个功名一样。不同之处在于,由于英国过往的贵族治国体系,以及上层对土地的高度垄断,富人们很难有渠道获得大块土地,并因此形成一个背景相同的利益集团。
宗教改革为乡绅阶层的出现,奠定了土地基础。基于过往天主教在英国政治、社会生态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修道院在历史上同样集中了大量土地。透过宗教改革,英国关闭了数百所不愿意与罗马教廷切割的修道院,并将大部分没收来的土地投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经商完成资本积累的富人们得以购得土地,进而成为发展地方经济、主导地方政治的核心力量。
相比英国本土,乡绅阶层在南方殖民地的出现要更加的自然。在这片充满机会的蓝海,虽然最初的大庄园主或多或少都带有贵族血统,但并没有“世袭贵族”体系的历史包袱。如果你有足够的财富,就能够获得大块的土地成为庄园主,进而在地方议会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这意味着,“大庄园主”属x的乡绅阶层,能够从一开始就成为事实上的统治阶层。当然,无论在英国本土还是殖民地,乡绅阶层对于王室所赋予的荣誉仍然是极度渴望的。就像你现在能够会看到,香港的商人们,会将获得英国王室所授予的爵士称号视为一种无上的荣誉。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