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平原上,分割两个行政区的最好地理特征是什么?答案是河流。幽、冀两州,或者说燕、赵两地也需要这样一条河流,来帮助二者做一个分割。这条河流大家应该非常熟悉,那就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千古名句中所提到的易水。公元前227年,在秦国一统天下之势已然势不可挡之时,燕国试图用刺杀秦王的手段,延长自己的国运。荆轲在易水边告别了燕太子丹和高渐离等送行之人,踏上了一条不归之路。之所以在此告别,是因为这条不起眼的河流是当时的燕赵分割线。为了防御来自南方的压力,燕人甚至沿易水一线修筑了一道长城。
易水源出太行山脉东侧,分水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三个源流。今天你还能在河北境nei找到北易水、中易水,南易水则已经更名为“瀑河”。然而两千多年前承担燕赵之地分割任务的,恰恰是这条“南易水”。说起来南易水的发源地在中国更为知名。相信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的中国人,应该没有人不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是的,你猜的没错,今名瀑河的“南易水”就是发源于狼牙山。
狼牙山当下在行政上属于河北易县,瀑河jin_ru平原地带之后,从原来的河北徐县县城(2015年后并入南部的保定市,更名为徐水区)穿城而过,向东注入当下河北平原最大的湖泊—白洋淀。由此看来,这个今天被成为雄安新区选址的湖泊,在2000多年前应该是燕、赵分割点了。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在战国时代,南易水并非注入白洋淀,而是从它的北部向东注入黄河,再由今天津市的位置入海。
历史上黄河曾经多次改道,在分割两汉的“新莽”时期,黄河下游已经向南位移至了今天的位置,也就是山东东营一带入海。流经天津的这段黄河故道,则整He华北平原北部那些neng离黄河控制的河流,最终成就了独立的“海河水系”(海河口目前建有天津港)。如果你想在今天的地图上,找到东汉时期大致的幽、燕两州分割线,可以有两个简单的方法:一种是从保定市北的徐水区,向东划一条连接线至天津港。另一种则是找到瀑河与海河水道,然后在白洋淀之北脑补一下二者曾经的连接线。
用第二种方法,你得到的分割线相对更为j确些。需要注意的是,在战国乃至两汉之时,渤海湾的海岸线要比现在更偏西。天津市区至天津港这段宽约40公里的陆地和狭义的海河河道实际是不存的。在当时真正承担黄河入海口功能的,是海河上游的“子牙河”。此外,你千万不要以为黄河在jin_ru东汉以后,就老老实实的呆在现在的位置上了。在兖州部分我们会详细解读,这条喜怒无常的M_亲河,曾经在华北平原变过多少次道,又曾经对这片土地的历史造成过多么shen远的影响。
东汉时期的幽、冀两州分割,直接继承了当年的燕赵在河北平原的分割线,只是在刚延伸入平原地带时做了一点T整。向弯出了个突出部,将现在的保定市区划入了幽州范围。在当时,从这条分割线一直到北京最南端的_F_山区止,在行政上都归属于幽州治下的涿郡。之所以在这里要特别提一下这个二级行政区,是因为三国英雄中有两个非常核心的人物:刘备和张飞都是涿郡人。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