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去观察河北、河南两省,在太行山东麓低地区的分割线,就会发现这一切是多么的有戏剧x了。穿出太行山脉的这部分漳河之水,绝大部分都流淌于河北境nei,只有在曹*墓所在的西高*村以北,有一段约12公里的河道为两省所共有。这其实也是为什么,历史上那么多人对曹*墓的位置_gan兴趣,却一直到今天才通过考古发现确定它的具体位置。即使你能够推测到,曹*墓可能因为漳水改道被留在了漳水的南岸,也很难想到,它就如此凑巧被划入了河南的境nei。
从分割“十三刺史部”的层面来说,邺城、邯郸、真定,及它们所代表的:魏、赵、中山三项战国地缘政治遗产,都属于冀州范畴。然后作了这一系列解读之后,你一定发现了一个问题。整条地理线,都是沿着太行山麓而下的。而无论是冀州还是现在的河北省,在这三个城市所组成的轴线以东,一直到海岸线都还有着广阔的辖区。这部分土地又是什么情况呢?不要着急,基于这一地区的特殊x,将会放以兖州部分一起解读。接下来,我们将把视线先转移到太行山以西,去看看同处大河之北的“并州”,到底是什么样的结构,又诞生了哪些名扬三国的英雄人物。
大河之北—冀州.并州.幽州(4)
如果按照“禹贡九州”的划分原则,从冀州中分离出来的“并州”板块,应该与现在的山西省大体重叠。即西隔黄河与雍州相望、东以太行山分水岭为界,俯视幽、冀二州。但具体到东汉的行政区划却并非如此,在三国群雄并起的年代,并州的范围已然向西kua越黄河,延伸到了陕西北部及nei蒙古南部;与此同时,高原南部地区却并没有成为并州的一部分,而是纳入了中央直属的“司隶”范围。这一T整所导致的后果就是:你可以说关羽、徐晃这两位三国大将是山西人,但却不能说他们是并州人。反而被网络戏称为nei蒙古包头人的吕布倒是并州人。想要了解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就得先看看山西的地缘结构到底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高原的标准定义是: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的地区,地势相对平坦或者有一定起伏的广阔地区。无论是山西还是并州的概念,在地理上都属于高原。不过高原跟高原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在整体降水、温度能够满足农业要求的情况下,一片高原的人口潜力大小,取决于它nei部冲积平原面积的大小。从这个角度来说,山西高原算得上是得天独厚了。前面nei容已经提到过,这片高原从北向南,分布着五个大型盆地,分别是: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以及运城盆地。每个一个盆地的名称,都得自于它的中心城市(其中“忻定盆地”取自于忻州、定襄两城)
这五个型盆地并非是由一条河流串连而成的,北部的“大同盆地”归于桑干河流域,向东穿越太行山脉与燕山山脉的接口,汇入河北北部变身成为幽州的永定河;中北部的“忻定盆地”则是滹沱河的发源地,在穿透太行山脉之后,成为了河北平原的中轴线。从流域角度来说,在黄河还在天津一带入海之时,上述两大盆地在流域上归属于黄河下游;而在黄河从山东北部入海的东汉、三国时期(包括当下),包含永定河、滹沱河在nei的那些,摆neng黄河影响的华北北部河流,则被统称为“海河水系”。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