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知道了,在赵国和汉王朝存续期间,中原政权会更有机会将控制线向北延伸。以长城在*南丘陵的位置来说,大体上位于黄旗海与岱海之间。2300年前,赵国翻越恒山山脉,控制这片原本为游牧民族所据的土地之后,在此设立了雁门郡与代郡两个行政区。其中洋河上游与相邻的桑干河下游属于代郡所有。大同市及其以西地区则归属于雁门郡。两个行政区在恒山山脉上的地理分割点便是北岳恒山。及至汉代,大体上仍然继承了赵国当年在此的行政设置,只是将雁门郡西部不属于桑干河流域的“浑河”流域(今天山西右玉县及nei蒙古清水河县境),拆分出来建制了“定襄郡”。
在三国英雄中,与关羽交好的大将张辽便是雁门马邑人氏(今山西朔州)。不过两人籍贯一南一北相隔千里,加之在东汉时期并不属于一个州部,所以张辽和关羽之间的友情并非一些人所认为的,有山西同乡的因素在里面,而纯粹是一种“英雄惜英雄”的友情。真正与张辽有同州之谊的,是按籍贯地应该被归类为nei蒙古人的“包头吕布”。由此你也应该明白,为什么张辽最初是吕布的得力干将,并且二人原本都为“并州刺史”丁原的部下。
然而我们仍然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一个nei蒙古包头人士,与一个山西朔州人氏,在1800年前会成为同乡。关于这个问题,下一节将揭晓答案。
大河之北—冀州.并州.幽州(5)
在三国英雄中,吕布一直被认为是战力最强者,今名“包头”的九原县是他的出生地,以至于网络上会有“包头吕布”的戏称。不过素有“米脂婆姨绥德汉”之说的陕北地区,可能不会认可吕布是nei蒙古人的说法。“米脂婆姨绥德汉”的说法,意指的是陕北米脂县盛产美nv,与之相邻的绥德县则好汉辈出。用来验证这种说法的最重要证据,是《三国演义》中的貂蝉是米脂人,而吕布则是绥德人。考虑到貂蝉这个人物本属虚构,史书中又明确记载吕布是九原人氏,这种说法很多时候被认为只是传说。然而有一点倒是可以肯定,南北相隔将近千里的包头和绥德,在东汉末年都属于“并州”的范畴。这一行政建制的形成,到底有什么样的地缘背景,一切的一切都要从“河tao”两个字说起。
在中原王朝与边缘民族的地缘政治博弈中,大抵有四个板块可以做为影响天平倾斜方向的关键砝码,由东向西依次是:两辽、河tao、河西、河湟。能够稳定控制以下辽河平原为核心的两辽地区,中原王朝就可以减轻来自东北方向的威胁;得到河西走廊,就是得到通过西域的战略通道;占据shen入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河湟谷地,能帮助中原王朝对抗来自世界屋脊的威胁。至于河tao地区,则可以视作中原王朝与北方游牧者博弈的胜负手。验证一个中原王朝是否强大,河tao地区的控制权将是最关键的指标。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