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是扬州8
武夷山脉的连接x,使得赣闽两省虽然地域相接,但在地缘上的交流度与融He度并不算高。相比之下,东江南丘陵地带较为疏松的地理结构,则让鄱阳湖流域与浙水流域有更多的地缘融He。这也是为什么覆盖江南丘陵地带的“徽语”,在语言特征上能够兼具“赣语”与“吴语”的特色。而从江东地区与鄱阳湖平原的战略沟通来说,除了利用皖江这条天然水上通道之外,还可以利用浙闽丘陵与江南丘陵之间的缝隙。
但凡两片被独立命名的山地,其间必定存在一定程度的断裂。就浙闽丘陵与江南丘陵的情况来说,二者在中、东部的断裂带,成就了向东北方向流淌的浙水。尤其是身处浙水上流的“金衢盆地”,更是让人意识到这是两片独立的山地。而在“金衢盆地”之西的江西境nei,两片山地的的断离现象依旧明显。区别在于,收集这部分断裂带中雨水的信江,并不是浙水水系的组成部分,其最终走向是向西注入鄱阳湖,成为长江水系的一部分。
上述与“金衢盆地”相对接,且整体面积相当的断裂带,可以称之为“信江河谷”。在当下江西省的行政区划中,信江河谷建制有:上饶、鹰潭两个地级行政区。武夷山、三清山、龙虎山这些分列于河谷南北名山,则能够帮助大家加shen对这一地理单元的认识。由于衢江和信江在整个断裂带的核心存在,由“金衢盆地”和“信江河谷”所连接而成的,沟通浙、赣两省的战略通道,可被命名为“衢信走廊”。利用“衢信走廊”,来自吴越地区的政权,能够更为通畅控制这片“吴头楚尾”之地。
“衢信走廊”的地缘连接作用,同样可以从语言找到痕迹。作为江西位置最东的行政区,居于信江上游的上饶地区,地区方言并非是在整个南昌盆地占主导地位的“赣语”,而是被归类为吴语的一部分。类型上与建制于金衢盆地最西端的浙江常山县、江山市类同(为此有“吴语上山小片”的命名)。单从赣、吴两种方言,在这个地缘相接之地的分布来看,也能够看出吴越之地在地缘渗透力上更为强势些。顺便说一下,这里提到的常山县,其名始于唐朝时期。正是由于它的存在,让“常山赵子龙”重回常山的梦想破灭(其实“石家庄赵子龙”,多叫几遍也挺顺的)。
既然在“吴头楚尾”的概念中,代表吴越板块的江东政权,可以通过皖江和“衢信走廊”,打通至少两条进驻鄱阳湖平原的战略通道,那么来自“楚”的势力,是不是也拥有同样的机会呢?答案是肯定的,否则这片土地也不会有“吴头楚尾”之称了。需要明晰的是到底哪里才是“楚”。历史上,由于楚国在战国后期战胜了统治江东的越国,致使楚的概念一度扩张到整个长江中下游及淮河流域,并因此有了“三楚”之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