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汩修走廊”为例,其在三国时代就一度成为孙策与刘表两方势力的博弈焦点。当时刘表的侄子刘磐跟随黄忠镇守长沙,骁勇善战的刘磐经常领军jin_ru“汩修走廊”,攻击东吴控制的修水河谷(这里建制有艾县、西安县,分别对应现在的江西修水、武宁两县),以图打开通往鄱阳湖平原的大门。为了应对这一压力,孙策被迫在这个门户之地,设置了一个仅辖6县的特别军政机构—建昌都尉,并任命更为骁勇的太史慈任都尉一职。在太史慈的努力下,刘磐及荆州军很快便放弃了这一战略意图(太史慈死后,建昌都尉被撤销,重新归建豫章郡)。
然而纵观整个历史,发生于西江南丘陵地带的战争并不算多,长江依然是各方博弈的主战场。上述走廊地带在“西江南丘陵”中的存在,除了为湘赣两省之民增添可开发土地之外,更多是拉近了的地缘关系。两地在2000多年前,曾共同被归入“南楚”概念,便是受益于这种联系x。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属于楚地核心部分的湖南,看起来要比“吴头楚尾”属x的江西更为强势些。只是在人口流动和语言分布上,整个湘赣相接之地,却没有呈现出“衢信走廊”那种,政治强势区向弱势区渗透的特点。相反,来自江西方向的赣语和客家话,对整个“西江南丘陵”地带完成了全覆盖。甚至在“袁渌走廊”上,为江西镇守西大门的萍乡(著名的“安源大罢工”和“秋收起义”的发生地之一),实际却是位于隶属洞庭湖水系的渌水上游,而非鄱阳湖水系的袁水上游。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造成这种现象的地缘因素有二:一是江西相对封闭、自成一体的地理格局,使得它在历史上相对较少经历战乱。一如前面所分析的那样,整个长江中下游的地缘重心是在两头,对于这个中间之地的争夺,重心只是在鄱阳湖。换句话说,谁能够控制鄱阳湖,谁就能够得到整个江西。不过对于江西本身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坏事。缺少地缘政治上的存在_gan,反而使得这片土地有机会成为小农经济的典范,并且规避战乱涵养更多的人口;
二是作为地缘博弈焦点,历史上发生于两湖地区的军事争夺,要远多于江西地区。无论是南北战争还是东西博弈,两湖地区都是首当其冲。这一点,在三国时代有着充分的展现。在两湖地区因战争丧失人口后,稳定且地理相邻的江西地区,便成为了最好的人口来源地。最起码自唐代起,来自江西的移民就开始不断的补充两湖地区(特别是与之接触面最广的湖南地区)。明朝初年,当两湖地区再次因为政权相搏而损失大量人口时,在一场由政府主导,史称“江西填湖广”的强制x移民行动催化下,这场延续千年的单向人口补给工程在规模上达到了顶峰。仅湖南地区就在这场人口迁徙中,从江西方向补给了1/4左右的人口。
从江西迁往两湖地区的人口主要来自于两处平原,除了位于水系下游的南昌盆地平原以外,还有位于赣江中游的“吉泰盆地”(今为吉安地区所覆盖)。这个面积约1.87万平方公里,孕育出了江西省nei排名第二平原的盆地,其名取自盆地腹地的:吉安、泰和两个行政区。如果以水系来标注的话,则可将盆地腹地的平原命名为“赣江中游平原”。在东吴控制这片土地之时,整个吉泰盆地及其以南的地区,被单独分割出来建制了“庐陵郡”(公元200年)。
庐陵郡的建制,意味着吉泰平原在三国时代开始得到更shen入的开发。由于两大平原之间并无高大山脉阻隔,二者在地缘上会更容易融为一体。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共同为被称之为“赣语”的江西方言所覆盖。然而鉴于我们从地理结构的角度,认定被鄱阳湖水系所覆盖的江西已然自成一体。在此强T这一点,似乎有一点奇怪。难道江西境nei还有其它类型的方言存在?事实的确如此,在语言类型上,江西南部的方言主体被归类为“客家话”。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