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涅槃重生的东汉王朝,却并没有被迫放弃长安和关中的控制权,而仅仅是_geng据王朝重建的需要把首都职责偏向了洛阳。由此导致的结果,是东周时代的周天子很快就退化为一个吉祥物属x政治象征,以至于后世更愿意把这段历史个时代称之为“春秋战国”时代;东汉则被视为一个经历过:出生、高丨潮丨、衰亡等完整过程的王朝。
这段周、汉两朝的比较,让我们意识到长安与洛阳之间并非“瑜亮之争”,而是相辅相成的。政治意义上的中央之国源起于黄土高原,然后先东向往华北平原扩张。其后再逐步扩张至山东丘陵、江淮等地区,整个个过程中xi收了各地区的文明、文化因子,成就了今天的模样。从经营黄土高原的角度来说,平原面积最大、土地肥沃的关中平原条件得天独厚。这使得关中平原不仅成为周人的兴起之地,在jin_ru中央帝国时代之后,亦成为秦、汉、唐等王朝的核心板块。
然而以身处第二阶段上的关中平原,经营以华北平原为核心的第三阶梯却会有力不从心之_gan。一个最现实的问题,洛阳与长安之间以三门峡为中心的300余公里黄河水道,正处于中条山脉与秦岭之间。河道比降大、水浒湍急,通航条件非常差,当中尤以三门峡段最为凶险。在这种情况下,除了想办法用技术手段整修航道以外,于三门峡以东定位一个有山河之险的地理单元,作为统御东部的基地是最好的选择。
正是在这一战略思维指导下,周王朝在代商之后,旋即在洛阳盆地营建新都,以确保自己天下之主的地位。此后承袭周王朝两京格局,同时又jin_ru帝国时代的汉帝国,在以“司隶校尉部”之名围绕长安、洛阳划定中央直属区时,一共建制了七个郡级行政区。包括地处关中、He称“三辅”的: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位于西河以东,He称“三河”的:河东郡、河nei郡、河南尹。此外还有一个处在洛阳、长安两地中间地带,战略上负责管理两京间战略通道的“弘农郡”。
尽管关中盆地和洛阳盆地,看起来是两个独立的地理单元,并且分别位于中国地形中国第二、第三阶梯之上,但这并不代表彼此间就没有共同的地属x。纵观两大低地乃至整个司州地区,除了以黄河为地理联系纽带以外,背靠秦岭亦是这一地缘政治板块最大的特点。所谓“秦岭”,顾名思义是秦地之岭。人们最熟悉的一点,是它与淮河一起充当中国的南北气候分割线。而今天我们所要关注的,秦岭在地缘政治和文化上所发挥的作用。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率军攻入咸阳族灭嬴氏之后,将关中盆地分割为了三部分,分封给了三个秦国降将(章邯 、董翳、司马欣),这片土地因此又被称之为“三秦”。在种三分关中的做法,成为了汉朝在关中盆地设立“三辅”依据。从这个角度说,秦岭之名也可以被认定为是“三秦”之岭。不管秦岭的“秦”字源出于秦国还是三秦,它都是关中盆地的坚强后盾。在三国时代,围绕着秦岭中的那些古老栈道,更是发生了一系列三国迷们耳熟能详的故事。可以说,如果没有秦岭的保护,诸葛亮很可能就不会有“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了。
秦岭的主峰为陕西省宝_chicken_市境nei的“太白山”,海拔高大3771.2米(太白山)。在中央之国核心区的范围中,太白山可以算得上是第一高峰。以此来说,将整个山脉称之为为“岭”着实也是有些委曲。好在于“秦岭”一名之外,对应关中盆地的这部分秦岭还有一个又仙又大气的名字—终南山。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