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秦人在被迫迁往西垂之时,原本覆盖整个陇右黄土地带的是属于西戎体系的部落。即使你不知道这些部落的文化特点,也能_gan觉到与之原本相隔几千里的秦人,与之在各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作为异类的秦人,选择在黄土高原的最边缘地带求生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护自己。最起码当他们遭遇攻击时,可以选择迅速转入秦岭避险。
异类的属x,使得秦人在定居“汉源河谷”后,一直处在与西戎部族的战争中。在秦非子因善于养马,而被周王朝升级为附庸并带领部分族人迁往陇东之后,留在汉源河谷的老秦人还一度被西戎部族所族灭。后在周天子的支援下,秦人得以兴复故土,并逐渐成为整个西垂之地的霸主。不过3000年前被迁徙到这片极边之地的秦人,应该没有想到在“汉源河谷”的这段成长经历,竟然帮助他们在800年后击败最大的对手楚国,成为天下之主。
无论从土地属x还是气候环境来说,位于秦岭北麓的汉源河谷都属于“北方”范畴。这使得秦人在扩张时优势会优先考虑黄土高原方向。不过最初选择定居于此的秦人,应该还不知道西汉水的最终走向。穿越秦岭之后的西汉水,与从中、西秦岭山脉间流出的故道水汇He后,变身成为了纵贯四川盆地东部的嘉陵江,并在重庆境nei注入长江。这意味,汉源河谷与当时被称为巴蜀之地的四川盆地之间,存在一条可以连通彼此的天然通道。汉源河谷亦可被视为,整个陇右高原通往四川盆地的跳板。
可以这样说,基于汉源河谷的地理属x,秦人是整个黄土高原乃至整个北方地区,与长江流域地缘最为接近的族群。在汉源河谷定居的秦人,无疑会在后来的岁月中,逐渐了解到他们与四川盆地之间,存在一条能够连通彼此的的战略通道。至于到底是什么时候搞清这一点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秦人后来的确利用嘉陵江通道征_fu了巴蜀之地。
从地缘政治角度来说,秦国与楚国在战国的胜负手是四川盆地。在夺取四川盆地,尤其是以成都平原为核心的蜀地之后,秦军不仅获得了一个巨大的粮仓,更可以顺流而下攻击位于长江中游的楚国。后人对一个立足于黄土高原的诸侯,能够抢在楚国之前得到位于长江上游蜀地多有困惑。在了知晓“汉源河谷”的长江水系属x,并了解过秦人在汉源河谷的生存经历后,相信大家对这一结果的产生会有更多的_gan慨。如果说当年老秦人们选择在一片长江流域属x的黄土地上开始,是一种偶然的话,那么数百年后利用汉源河谷作为jin_ru长江流域的跳板,就带有必然x了。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三国时代后,汉源河谷及与蜀地相通的嘉陵江走廊,险些再次成为影响天下归属的关键先生。不同之处在于,这次最想利用这条战略通道及汉源河谷这块跳板的,是来自蜀地的力量。如果你知道“汉源河谷”所代表的这片黄土高原,还有一个更为知名的地标时,就不会为我这样说而_gan到惊讶了。对于一条纵横于山地的河流来说,河谷两侧必定存在与之相依相生的山体。而与汉源河谷相伴而生的这段山体,几乎可以算得上是三国故事中最知名的一座山,它就是“祁山”(具体位于河谷的北岸)。
经过演义的渲染,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的故事可以算是家喻户晓。虽然事实上,诸葛亮并不是每次北伐都由祁山而出,试图先拿下陇右高原再图关中,但经过前面的解读,大家应该明白祁山或者说汉源河谷的特殊地理属x,使之有能够充当改变蜀汉命运的关键点。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