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马羌笛—凉州4宁南高原与清水河
灵州川的存在能够帮助中原王朝,在步出陇东高原后,穿越这片荒漠草原直抵银川平原。在灵州川的南面,与之源头接近但流向相反的河流,则承担着帮助整条战略通道向纵穿陇东高原的任务。循着这一方向出现在视野中的河流名叫“环江”,属于“马莲河”河的上游。而司州部分已经解读过,马莲河的地理身份是是泾水东源。理顺了这些水系的关系,一条从长安出发沿泾水而上,溯马莲河、环河,下灵州川,纵穿宁东翰海直抵西tao平原的交通线便跃然于纸上了。
正是有了灵州川的连接,西tao平原与马莲河流域才能够在行政上融为一体。围绕马莲河-灵州川-黄河这条轴线,两汉建制了包含银川平原和半个陇东高原的“北地郡”。区别在于西汉时期,北地郡和大部分东tao平原、鄂尔多斯高原一起,归属于“朔方刺史部”。而在东汉撤销朔方刺史部后,北地郡则成为了凉州最东部的行政区,并成为后来甘肃省在陇东高原存在的行政源头。
然而透过“灵州川”这个历史名称,固然能够帮助了解这条河流的地缘政治价值,但它的另一个名称“苦水河”,却让人对这条战略连接线的稳定x_gan到一丝隐忧。在中央之国的范围nei,并不只有一条苦水河。以此为名的河流,共同的环境背景是干旱环境所带来的高蒸发量,使得河水的矿物质含量偏高(因此口_gan苦涩)。这意味着,穿越宁东翰海的苦水河,在承担西tao平原与陇东高原战略连接线的问题上,着实有些勉强。最起码你很难依托这样一条水质偏差、水量不够大的河流,打造出一条农业走廊来。
那么,西tao平原与黄土高原之间就不存在稳定的连接线了吗?当然不是。前面也说了,二者的连接呈现出“西密东疏”的结构。从位于宁夏同心县、盐池县交界处的苦水河谷,向西驱车约100公里jin_ru同心县成所在的谷地,你会发现一条从名字上看就充满希望的河流—清水河(汉时的名字为“乌水”)。这条发源于六盘山北麓向北注入中卫平原的河流,干流河谷正处于陇东、陇右两大高原之间的缝隙。依托两大山地,清水河谷的环境较之苦水河要好一些。
不过这种好也只是相对的。以清水河谷的情况来说,上游固原境nei的年平均降水,还能勉强达到15英寸等雨线的要求,中游同心县就不到300毫米了。说到这里,要解释一下蒸发量的概念。蒸发量是指“在一定时段nei,水分经蒸发而散布到空中的量”。跟降水量一样,通常以毫米和年来标定。你会发现在西北干旱地区,测定出来的蒸发量会一般比降水量高出7、8倍,甚至超过10倍;而在中东部地区这一数值要接近的多,甚至降水量是要高于蒸发量的。
这里说的蒸发量,更准确说是“潜在蒸发量”,是将水放在蒸发器里测定出来的结果。实际环境中,蒸会量会大大小于测定出来的数值,除非极端沙漠地带,地表水亦不可能全部被蒸发。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差值,更多是在帮助我们从数据上_gan知一个地区的干旱程度。悲剧的是,越是降水量稀少的地区,潜在蒸发量越是高。这就好像一个人本来就没水喝,还要让他去大太阳底下晒一样。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