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年前的“小月氏”南迁事件,帮助中原王朝第一次知晓了上述通道的存在。河西走廊是西汉王朝从匈奴手中夺取的土地,但匈奴人占据这片土地的时间不过半个多世纪。此前据此游牧的是引发张骞出使西域事件的“月氏人”。公元前2世纪初,已经统一蒙古高原的匈奴人,不仅在长城沿线持续侵扰立国不久的汉帝国,与月氏人间也爆发了一系列战争。公元前174年,在战争中落败的月氏人被迫西迁,并最终在中亚两河流域定居,演化出后来的称霸中亚的“贵霜帝国”。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月氏人都西迁离开故土,有一小部分月氏人选择了由焉南盆地迁入祁连山区游牧。那些西迁的月氏人遂被称之为“大月氏”部,退入祁连山区的月氏人则被称之为“小月氏”部。
焉南盆地成为连通羌胡的枢纽点,还在于它的环境优势。龙首山和焉支山的双重保护,使得盆地腹地能够较少受到北部风沙的侵扰。平坦、宽阔的地势,以及祁连山雪水的补给,更让整个区域成为了一片水草丰美的草原。以至于在河西绿洲被纷纷开耕为农田之时,历代统治仍然会将此定位为马场。由此也为之带来了一个非常能表明其属x的地理名称—大马营草原。
大马营草原的重要x,在于它是一片包裹于农业区之中的草原,能够稳定的为中原王朝提供马匹,类似的草原还有秦非子当年牧马的“关陇草原”。史料记载,唐代曾在大马营草原畜马7万。可以想见,无论对于游牧者还是中原王朝来说,这片草原的诱惑力都是巨大的。一直到上个世纪,大马营草原都还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军马场。相比大马营草原这个名字,山丹军马场及其所培育出来的“山丹马”要更为知名。只不过随着军马退出战争舞台,山丹军马场也在本世纪初转为民用,草原大部亦被开耕成了农田。
当年小月氏部之所以不愿意随众西迁,很大程度也是舍不得这片水草丰美之地。这些期待有朝一日能回到河西走廊的游牧者,退入祁连山区时最有可能的选择线路是扁都口。扁都口之所以能够neng颖而出,在于其海拔较低、河谷相对较为宽阔,谷中水流亦不甚急。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盖山口之路宽平,而山中之水草丰茂也”。这一特点,使得这段长约27公里的峡谷,能够在历史上持续承担着沟通河湟与河西的使命。时下连通西宁与张掖的国道“宁张公路”(G227)便是借由扁都口打通。
从丝绸之路的视角来看,扁都口相当于是“河西道”与“青海道”之间的连接线,并与河西高原上的庄*河谷一起,强化河西走廊与河湟之地的联系。东接焉支走廊、南连扁都口,自身又是优质草原的焉南盆地,则凭借这多重优势成为了河西走廊的枢纽点。由此可见,匈奴人之所以如此重视焉支山,并不是仅仅是因为失去它会“令我妇nv无颜色”。
冷龙岭和扁都口同时也是甘肃和青海两省的分割线,但翻越扁都口jin_ru青海境nei,并不意味着就jin_ru了湟水谷地。在二大板块之间,还横亘有两条首尾相连的高山谷地。其中与扁都口峡谷相接的谷地,是流淌着黑河上游支流属x的“八宝河”。这条向西流淌的河流与向东流淌的黑河正源,都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境nei,于县城之西He流后,共同汇入黑河大峡谷。当年南逃入祁连山区小月氏人,很有可能就是祁连县境nei游牧。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