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为了控制这个两大流域间的连接部,两汉王朝已在此设置名为“羌道”的县级行政区。而在三国时代,谙熟羌事的姜维亦曾在这一带囤田驻军(史称“沓中屯田”),以期打通一条北上陇右的新通道。战略上看,这意味在诸葛丞相屡出“祁山”(并不仅仅是取祁山道)失败后。他最得意的门生希望选择一条不寻常的道路翻越秦岭,完成蜀汉的北伐大业。让人扼腕的是,最终成功利用这条通道建立奇功的,却是反方向机动的邓艾。

邓艾由“*平小道”奇袭蜀国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所谓*平道本质就是从白龙江流域,翻越分水岭横ca入岷江右岸的另一条支流“涪江”,然后直入成都平原。只是想要了解它们的位置关系,要等到益州部分展开之后了。就现在所了解的情况来说,最起码有两点是可以确定的:一是白龙江在地缘政治上,可以帮助四川盆地打通一条经由西秦岭山脉西端的北上通道;二是这条通道并不是四川盆地与黄土高原的主通道。

最后要解决的一个地缘问题,是西秦岭山脉在两汉三国时到底是谁的地盘。这看起来是个很奇怪的问题,都已经设置了郡县,自然已经是汉家核心区的一部分。然而大家不要忘记羌人在黄土高原及河湟的存在。设置郡县只是代表汉王朝的统治延伸至此,并不代表原本那些生活于此的边缘部族就此消失。考虑到强势者在扩张之时,总是会优先控制那些潜力更大的低地,像西秦岭山脉这样的山地板块,更有可能一直到三国时代,还残余有某些边缘部族。

应该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在描述武都郡治下的行政区时,前文用的是“县级行政区”而不是“县”。这是因为西汉王朝最初在这片山地所设置的,大多是一种特别的行政区—“道”。“道”作为一级行政区,在中国历史上曾长期使用。尤其是唐宋时期出现的“道-州-县”三级行政区制度,更是将行政区属x的“道”为世人熟知。至今在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韩国,“道”仍然作为一级行政区名而存在。

“道”作为一种行政区划始创于秦汉,其行政级别与县相当。区别在于,治下之民以边缘部族为主,用史书上的话来说就是“有蛮夷曰道”。由此你也能够理解,为什么秦国当年在扩张至洮河之时,将在今临洮设置的行政区命名为“狄道”。在西汉最初为武都郡设置的九个县级行政区中,以“道”为名的就有七个。包括当时的郡治“武都”及东汉时的郡治“下辨”的后缀都为道,可想而知当时整个武都郡的民族结构如何。

jin_ru东汉之后,西汉武都郡境nei以道为名的行政区,还余有分处西汉水和故道水“武都”、“故道”两地,升级为郡治的“下辨”亦由“下辨道”转变为“下辩县”。这些变化即体现了汉王朝对这西秦岭山地的控制力加强,也表明整个山地仍然有聚落的边缘部族存在。另一变化在于,以“羌道”为名的“羌水河谷”,在西汉时被划为陇西郡的一部分。是这个以洮河流域为中心的郡,位置最南端的县级行政区;东汉时期则开始南属,成为了武都郡最西端的县。

在了解到过“羌水河谷”勾连南北的地缘位置后,这一转变并不会让人_gan到奇怪。比较让人_gan兴趣的是羌水和羌道之名,所携带的地缘信息是否在告诉我们,生存于西秦岭山地的边缘部族是羌人呢?答案并非如此。当时真正生活在此的,是与羌系部族亲缘相近的“氐”族部落。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787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1787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