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关城”是蜀汉的北大门,那么“剑阁”就是蜀汉的“命门”。失了大门固然会让自己陷入危险中,但若是“命门”有失丢的可就是命了。公元263年,司马昭遣钟会、邓艾等将领率五路大军伐蜀。在阳安关、关城、*平、白水关等重要关口纷纷被攻破的情况下,姜维决定收*防线并集结数万蜀军于剑阁道做最后的抵抗,久攻不下的钟会被迫后撤。如果不是邓艾出*平道绕过剑阁道直取成都,相信蜀汉虽最终仍然难以逃neng覆灭的结果,但魏蜀双方应该还会再拉锯一段时间。
好了。现在我们已经清晰的从这片复杂的山地中,剥离出了一条由汉中盆地通道四川盆地金牛道主线。以当下的行政区做连线的话,自东往西可供大家参考主要地标包括:勉县武侯镇、宁强县阳平关镇、青川县营盘乡、广元市宝轮镇,剑阁县城及其下辖的剑门关镇。以之所经的地理单元为标识的话,则是涉及到:秦南谷地、白龙江下游河谷、清水江下游河谷,以及大剑溪峡谷。悲剧的是,由于整条金牛道的枢纽点“白水关”一带已经蓄积成了名为“白龙湖”的水库,时下并没有一条高等级公路能够帮助我们走完全程。
之所以说白水关是整条金牛道的枢纽,是因为它不仅能够向东经“秦南谷地”连通汉中、向南经白龙江水系jin_ru四川,还能够向北、向西打通两条重要的战略通道。沿白水江上溯的通道前面已经描述过了。它能够通过两汉所置的“羌道”、姜维屯田的沓中打通一条连接洮河,jin_ru陇右的通道。后来司马昭五路伐蜀之时,邓艾亦是借助这条通道反向攻入白龙江河谷。现在要说的并不是白龙江河谷,而是它南面的白水江河谷。
白水江与白龙江最重要的支流。时下沿白水江河谷建制有两个县,上游为隶属四川的九寨沟县,中下游为甘肃县最南端的文县。相比后者,前者那宛若仙境的风景使之要知名的多。不过神仙呆的地方总是不那么接地气,这一特点应该能让大家意识到,在位置上已经处于岷山山脉中的九寨沟地区,并不是人类开发与博弈的重心。退回到三国时代,更有烟火气的文县可比九寨沟要重要的多。
但凡对三国略_gan兴趣的人,没有不知道邓艾出*平偷袭蜀汉的故事。在三国故事中,“*平”一词有三重含义:*平郡、*平城与*平道。所谓*平城的故址便是在文县县城西北五里的位置上。*平城在两汉时的名字是“*平道”,经由之前的解读大家应该明白,这里说的“道”并不是指道路,而是在氐人聚居地所建制的县级行政区。好在曹*在占据白水江河谷之后,将之改制为“*平县”,使得我们不至于在称呼道路属x的“*平道”时,将这两个概念混淆。
曹*之所以做出这个改变,是因为它决定将两汉的“广汉属国”改制成以*平城为中心的“*平郡”。在两汉的行政区划中,关城、白水关以南,直至成都北部的区域被建制为“广汉郡”,属于益州的核心板块。白水关以西地区,包括白水江河谷及与之隔分水岭相望的涪江上游河谷,退而求其次的建制了控制力稍弱的“广汉属国”。在这个属国中,除了位于文县的*平道以外,还有位于九寨沟县(原名南坪)境nei的“甸氐道”和涪江上游平武县城位置上的“刚氐道”,三地同属西汉“十三氐道”的成员。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