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由于乌江并不能帮助汉朝连通岭南的任务,南夷道主线在穿越草海盆地后,接入的是可渡河谷。这条充当云贵两省分界线的河流之所以得名,正是因为当年的古道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在此渡河后进一步向南延伸,其具体的渡河之处后世称之为“可渡关”。位于威宁县城正南30公里处的可渡关(杨柳乡可渡村),当下行政归属为云南省宣威市。与宣威城的交通距离约70公里路程。

不过以出产火tui(云tui)而著称的宣威城,却并不属于可渡河流域。滋养这座古城的,是北盘江的南源“革香河”。这使得由草海开始向南延伸的“南夷道”,不仅能够在可渡关打通一条经“可渡河”连通珠江水系的水道,还能够在宣威城连接一条经“革香河”连通南夷之地的水道。为了控制这两个连接北盘江的节点,汉武帝在宣威一带设立了名为“郁邬”的县。至于说为什么位置更北的可渡关没有被选择,原因倒也简单,因为受革香河上游滋养的宣威拥有更多的平原,换句话说就是坝子够大。

在地质运动的作用下,自宣威以南的坝子在体量明显出现质的飞跃,生成了曲靖、昆明、陆良等一系列大型坝子。大型坝子的相对集中,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人类连通这些坝子的难度。从宣威城向南沿革香河上溯40余公里,有一座不起眼的小丘陵—马雄山,被管辖它的曲靖市认定为南盘江的源头,并据此设立了“珠江源风景区”。事实上,不仅南盘江发源于马雄山东麓,北盘江南源属x的革香河同样发源于它的北麓。地势开阔、河源相接的地理特点,使得从宣威至曲靖的道路连接难度,要远小于在昭通以北打通“朱提道”的难度。

既然为了接通北盘江,已经费力将南夷道延伸至了可渡河,眼前就是两个既能打通新的珠江水道,平原条件又优越的坝子,自然是没有理由放弃了。 至此,一条由北向南经由四川境nei的宜宾市,云南境nei的水富县、盐津县、大关县、昭通市、宣威市、曲靖市,贵州境nei的威宁县,串连起金沙江口、关河河谷、昭鲁坝子、草海盆地、可渡河、宣威坝子、曲靖坝子等地理单元,连通长江、珠江水系的“南夷道”,已经跃然于纸上。

地理上处于云贵川交界之地“南夷道”,对汉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从它开通的初衷来说,主要是为了打通经由贵州jin_ru岭南的西南通道,正因为如此才被称这“南夷道”。为了控制这条通道,西汉最初将宣威及其以北的南夷道沿线地区,尽数划给了以岷江下游为核心的“犍为郡”,以使得这条生命线能够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虽然这种设置在地缘政治上很有道理,但控制一片土地并不是靠行政设置,及沿线设置据点就能够做到的,更多是需要人口的支撑。悲剧的是,这片中原王朝眼中的烟瘴之地,对移民的xi引力不够强大。无大型冲积平原的现实,也使得中原王朝难以像在岭南那样,通过控制珠江三角洲,打造出绝对优势的统治中心。在这种情况下,jin_ru东汉以后,盐津至宣威一线的南夷道沿线,被迫从犍为郡割裂出去建制为“犍为属国”。

“犍为属国”的设置并非孤立。同一时期,负责成都平原北部和西南安全的在蜀郡、广汉郡,同样分置出了蜀郡蜀国和广汉属国。对于这种被纳入中央之国直接统治序列、治下之民为边缘民族的地区,汉朝虽然仍会设置都尉一职进行军事管理,但变化本身已经告诉大家,中原王朝在这些地区的地缘融He并不成功。及至蜀汉统治这片土地之时,情况同样没有得到好转,否则丞相也不会煞费苦心“故五月渡泸,shen入不毛”了。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地缘看世界》小说在线阅读_第1802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鄙视抢沙发的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地缘看世界第1802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