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青_yi江而上30公里,就能看到位于雅安市西北的芦山县,汉朝在这个位置上建立了名为“青_yi”的县,青_yi江即因此而得名。一条发源于邛崃县西侧、邛崃山东坡的青_yi江支流“沫河”,向南流经古老的青_yi县后注入青_yi江干流。邛崃的M_亲河是一条与“沫河”河源相邻的的岷江支流—“西河”。两千多年前,从临邛出发的司马相如,先沿西河上溯至邛崃山麓,然后再通过沫河jin_ru青_yi江河谷。
jin_ru青_yi江河谷后,最自然的选择是交通选择是顺江而下直抵乐山,再沿岷江水而下的话就能够抵达宜宾接入“南夷道”。问题是,如果汉朝的青_yi县和现在的雅安市,只能在交通上起到这个作用的话,那么这个板块也就没有必要jin_ru我们的视线了。至于属于它们的“西夷道”又是如何延伸的,我们下了节再具体展开。
益州9西夷道与永昌道
你很难用现在的民族划分,去对应两汉三国时期的民族。不过如果一定要给孟获找一个民族的话,他最有可能的民族是“彝族”。彝族的“彝”字本意是一种祭祀用的青铜酒器,更早的时候并没有用这个“彝”字为名的民族。真正用来称呼现代彝族的是西南夷的“夷”字。只是这个显然带有歧视成分的称呼,并不符He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因此在上世纪中叶被同音但却寓意更好的“彝”字所取代。
把这两个夷/彝的关联理顺了,你很自然会想到现在的彝族是当年西南夷中某个部族的后代。那么彝族先民在两汉时期,到底是被归类为“西夷”还是“南夷”呢?想知道问题的答案,不妨先看看现下彝族的分布范围。在四川、云南两省,现下存在有三个涉及到彝族的自治州,包括: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以及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除此之外,还有多达20个行政名中包含彝族的自治县。无论在四川还是云南,彝族都是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所谓“大凉山”的地缘范围,指的是以凉山州为核心的地区,与之接壤的彝族地区则被称为“小凉山”。
除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之外,所有的彝族自治地区均位于云南和四川省南部。而作为贵州最西端的突出部,拥有省nei最大湖泊“草海”的威宁,本身在地理、地缘上与云南的关系就是最为紧密的。这意味着彝族的地理分布范围,涉及到的是云南高原与横断山脉两大地理单元。虽然民族世居之地并不一定会固定不动,但在迁徙时一定会沿途留下痕迹。这一分布特点意味着回溯到“西南夷”时代,彝族的先民应该属于西夷系统。
如果再shen入探究,你会发现彝族先民与中央之国的故事,并不是起始于这片西南高地上。在汉王朝所列出的西夷名单中,有很多以“羌”为名的部族。比如刚才说的到“青_yi县”,就是汉朝在征_fu青_yi羌人之后建制的行政区。另一项鲜为人知的研究是彝族在语言上,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项人(又称党项羌)亲缘关系密切,同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