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通过对横断山脉、云贵高原的地理分区,以及南夷道、西夷道、永昌道走向的解读。大家对这一地区的地缘结构,包括中央之国当年是如此在此延伸统治力的,已经有了基本了解。更为详细的细节,将在以后随着蜀汉的“南中之战”展开。接下来我们将把视线投向四川盆地的东部,去看看这片以“巴”为名的土地又是怎样的存在。
益州10 重庆、涪陵与荔枝道
在南中山地中盘桓多日之后,终于可以把视线转回到四川盆地了。在对川西、川中的地缘结构有所了解后,接下来要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川东”。地缘上看,巴国、巴郡、重庆等名称所代指的主体都是川东。地理上除了“川东平行岭谷”这个地理概念以外,还有一个位于大巴山脉与武陵山区中的连接线—三峡,将在这部分重点解读。
川东平行岭谷(简称川东岭谷)是由三十多条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包括支脉),平行于排列于四川盆地的东部。其最西侧的山脉是通过小说《红岩》而为中国人所熟悉的华蓥山;最东侧的山脉为处于长江右岸,将之与武陵山区分割开来的方斗山。整片山地东西宽约140公里、南北长300余公里。总面积逾5万平方公里。
就其形态来说,很容易让人想到横断山脉那些纵谷。其实不管叫什么名字,它们的确都宛如一把面条或者稻草那样同向分布着。只不过横断山脉的结构更像是一捆从中间束紧的稻草,稻草与稻草之间因为这层挤压而缺少空隙;反观川东岭谷却更像刚切好摊放在桌上的手擀面,为避免粘着在一起而保持着一定距离。
如果说大家还要费力在横断山脉中去找寻河谷,那么在川东岭谷就完全没有这一烦恼。因为每一条山脉都绅士般的与它的邻居们保持着少则数公里,多则二十公里的距离。很显然,每一条岭谷中都会有与之同向流淌的河流相间其中。只不过这些顺势而流的河水,并没有把岭谷之间完全填充成大型河谷平原。岭谷低地整体呈现出丘陵、平原相间的地貌。
“坝子”一词并非只存在于云贵地区,这个名词其实是伴随着西南官话从四川盆地散播出来的。就现在的重庆地区而言,最大的坝子是位于重庆主城区东北约200公里的“梁平坝子”(重庆市梁平区),面积不过100平方公里。整个重庆的平原面积相加亦只有2000平方公里。由此可见有如天然大坝一般存在的龙泉山,对成都平原有多么的重要。如果不是它在地质时期拦截从青藏高原奔涌而出的河水,让那些泥沙得以在川西淤积,川西的地势并不会比川中、川东更为平坦。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