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奉行丛林法则的塞上边地,拥有强大的武力是建立威信的常规手段。尤其需要建立的是能对冲马上民族骑j优势的骑兵部队。否则面对“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游牧民族,即便能以城防、阵法赢得战争,也无法全歼对手。在这个问题上推行“胡_fu骑j”政策的赵武灵王是最好的仿效对象。在幽州边塞依照这一模式建立的轻骑兵部队被称之为“幽州突骑”。上任之后的公孙瓒,在此基础上进一步j选出一支数十名亲随私军—白马义从。
寓意为“归义从命”的“义从”二字大家并不陌生。与在凉州叛乱中反叛汉朝的“义从胡”不同的是,公孙瓒的白马义从少了个胡字,其核心成员应是长期生长在边地的汉地居民。j术j绝和统一骑乘白马是这支特选部队的标志,公孙瓒也因此被乌桓人称之为“白马长史”。这种做法并非只是在追求形式。想象一下每至临阵,数十白马义分列于公孙瓒左右两翼,百步之nei无人可以近身,身后三千突骑蓄势待发,气势是何等状观。
历史记载公孙瓒“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意思是说只要发生战斗,公孙瓒都会象看到仇敌一样亢奋,甚至追杀对手到shen夜。值得一提的是,三国演义中有很多将领所使用的兵器都是杜撰的,比如关羽的青龙偃月刀要迟至宋朝才会出现,但公孙瓒所使用兵器却是有明确记载的。这是杆两头带刃的长矛,民间俗称“两头蛇”。有一次被敌军围困,公孙瓒便手持这杆“两头蛇”,一马当先领白马义从突围,亲自杀伤数十敌军。
这种即有硬实力又有形式的战法,对敌军的心理震憾是很大的。以至于很多试图反叛的乌桓人和鲜卑人,不仅在阵前听到公孙瓒的声音就_gan到害怕(公孙瓒声音洪亮很有识别度),更是远远看到白马义从的身影就会避开。没有明确的记录表明赵云曾经属于白马义从的一员,不过演义中赵云的白马、长枪,以及七进七出、忠心护主的表现,不由得让人联想到公孙瓒和白马义从。而作为公孙瓒曾经的部下,这种影响是很有可能真实存在的。
西连*山、东接大海的燕山山脉,自然将幽州分割为了在河北平原的本部,以及在北方的边地两部分。如果公孙瓒一直在辽西属国发展的话,那么jin_ru诸侯竞逐的时段后,他所割据的地盘将很有可能是辽东。然而凉州羌乱却给了公孙瓒一个入主幽州本部的机会。公元187年,朝廷征召公孙瓒率领三千幽州突骑前往凉州平叛。大军行至燕南时,曾为汉朝官员的渔阳郡豪强张纯、张举与nei迁至辽西的乌桓首领丘力居结盟起兵叛汉,不仅攻掠幽州本部诸郡,更将战火延伸至辽东、冀州境nei。
在幽州陷入nei乱的情况下,本应出征凉州的公孙瓒显然只能留下来平叛。在这次平叛过程中,公孙瓒的表现一如既往的勇猛。问题是面对遍地狼烟,公孙瓒再勇猛也有些疲于奔命,甚至多次shen陷险境。而公孙瓒不怕死的打法亦让叛军亦无法盘据幽州。在这种情况下,幽州迎来的一位新州牧—刘虞,这位汉室宗亲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幽州的政治格局。
附图:幽冀风云
第八回 幽冀风云(中)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