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共毛派的成员在全国共约有2.2万人,分成许多团体,他们一边抢劫不良富商,一边接受了尼泊尔***毛派等境外组织的资金援助,武器装备不逊于丨警丨察。
印度毛派领袖相信,***思想是马列主义的发展,而他们的理论变化是,不再用上所有的力量去打赢一场战争,而是一边采取偷袭战术,一边巩固自己的_geng据地,***的游击战争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shen。短短时间nei,从尼泊尔边境到印度东部,一条红色走廊已然形成。
在这条红色走廊上,聚集着像比哈尔邦这样印度最穷的地方,山脉险峻、丛林连绵,游击队在许多地方面对的都是缺员多达35%的印度丨警丨察和他们落后的武器。
在许多地区,毛派游击队已经取代政府来管理当地,并依靠税收来维持自己的生存。比如恰d斯加尔邦的丛林里盛产竹子,毛派就向往来于丛林的竹子商人收取赋税,并要求当地的道路建设公司同样为之。
而当政府带领军队来到山区清剿毛派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受到当地农民的保护。印度毛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他们建立了严密的地下组织,这使得不了解当地情况的军队和丨警丨察很难对他们有所行动。如今,印度毛派游击队已经发展到可以进行较大规模战斗的规模,不久前他们拿掉了印度当局的一个丨警丨察局,参与这次战斗的游击队员有上千人之多。
在2003年末,印度只有9个邦55个县处于各个毛主义派别的影响之下,但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增加到13邦156县。
目前,印共(毛)已在28个邦中的16个邦拥有了自己的活动范围,在600个地区中的165个地区有着比较大的影响,其活动范围从印度与尼泊尔的交界处一直延伸到印度的西海岸,影响面积达9.2万平方公里,处于其影响下的人口更是多达1.8亿——也就是说印度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生活在印共(毛)的“红色旗帜”之下。
他们的口号是“马列毛主义路线万岁!***万岁”
当年李浩一路逃窜来到了青海境nei,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印度人阿卜杜拉·班基西。
当时的李浩可以说是在警方的重重追击之下,整日过着狗一般的生活,他几乎绝望,但是他认为自己杀的是坏人,自己不该死,于是那个印度人是印度毛派的一个县的县委书记,见到李浩的时候李浩正在沙漠中行走。
当时的李浩也是奔着边境而去的,他明白自己只有出了国境才能安全,但是他的目标本来并不是印度,而是克什米尔地区。
李浩当时晕死在了沙漠中,班基西带人路过的时候发现了李浩,于是将他就醒。
李浩醒来之后看到是印度人,很是吃惊,难道自己真的到了印度,可是当时他们还是在印度境nei。
班基西看到李浩醒了之后,本打算让李浩走的,可是李浩当时就跟他们聊了起来。
班基西最崇拜的人物就是毛主席,于是他们聊到了毛主席。
对于李浩来说他们在部队是系统的学过毛主席的游击战术的,于是他跟班基西大侃特侃的聊起了***思想,尤其是游击战术。
"游击战术就是兵力弱时用的,不能重伤敌人,单可以打击敌人的士气,还有一点,就是必须在我的地盘,这种战术的威力不大,但很烦人,不是只有中国能用,换句话来说,如果中国进攻日本,日本也可能使用这种战术。
克制游击战的方法,一,你的兵力比他强太多了,直接进行种族灭绝政策,比如,清朝乾隆时期,准咯尔就是用这种战术,乾隆就灭绝的准咯尔这个种族;再就是施仁政,让敌方的百姓不反对你,但一般的国家很难做到,战争的理由要充分,军队的纪律也要好,这种解决方法是在我方实力已经达到颠峰,为了突破瓶颈而进行扩张才可以进行的,不能因为为了解决国nei危机才进行战争,施仁政见效慢,但成功了游击战术就不攻自破。"
这一席话,让班基西听得一愣一愣的,认为李浩是个不可多得人才,其实李浩这几句话哪个中国人都会说一说,无非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能打就打,打不了就走。进攻是最积极的防御,要在保存自己的条件下尽最大力消灭敌人那一tao。
趁此机会,李浩问了一下班基西能不能将自己带入印度,这可是班基西求之不得的,当时拍着大tui很是高兴的答应了。
于是李浩就来到了印度,在一场战斗中,印度毛派打死了一个跟李浩长得有点像的恶棍,名字叫阿卜杜拉·库尔凯西,从那以后李浩就在印度有了自己的身份,他领导着一支游击支队,他是支队长,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为游击大队提供后勤支援。
这次他们就是听到了消息,有一帮子毒贩来到了中印边境,他们就偷偷的jin_ru了这片山林,袭击这批毒贩。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