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屏幕中间,右上角【搜索】,好文一览无余!

“大冷的天,哪能不喝点热茶。”老人很执拗,坚持来到锅屋,用水舀子舀了半锅水,然后用火柴点燃稻草塞到灶坑里,拉动风箱引燃柴火,期间周文和白娜就陪着老人在锅屋里聊天,终于水烧开了,老人拿了一个粗瓷大碗,随手拿了个脏兮兮的手巾擦了擦,舀了两碗热水给两位客人喝。

白娜捧着碗,吹拂着就是不敢喝,周文倒是大大方方喝了两口,好言安慰了老人,打包票说老人的儿子绝不会有事,最后拿出三百块钱来硬塞给老人,这才离去。

回去的路上,两人都很沉默,以往每次下乡视察,乡里总要提前布置安排,打扫卫生,尽量挑选不算太差的农户让领导参观,像今天这样凄惨的景象,就连周文也是第一次见到。

“征地建厂,刻不容缓。”周文忽然将车停在路边,说出了这句话。

回到县里之后,周文先去和徐书记碰了个头,然后召集常委班子开了会,提议加大工作力度,真抓实干,把每项工作落到实处,争取早日建成工业园,早日摘掉苦水井乡特困户的帽子。

私下里,周文又写了一篇题为《如何解决农村征地工作中的难题》的文章,委托白娜带到省里去,文章的主题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建议玄武集团在征地工作乃至工业园建设中雇佣本地劳工必须达到一定比率,并且要签订正式用工He同,工业园建成后,县里给予政策照顾,凡在工业园工作的本地籍工人可以转城镇非农业户口,并且这些都要写到He同条款里去,严格认真施行。

这些想法周文早就想到了,只是一直没有整理出像样的文字材料来,他笔头快,文字功底好,熬了yi_ye写出的文章连白娜看了都赞不绝口,失去土地的农民最担心的是什么,无非是生计、活路,未来。周文的计划里帮他们都打算好了,城镇户口,固定工作,这两样成本都不高,但却能切切实实的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不得不说是一个好办法。

省城,淮江路一号,这里曾经是国民党高级官员的别墅,解放后就一直是省委主要领导的居所,至今已经换了十余个主人,如今住在这里的是省委书记郑杰夫。

淮江路地处幽静,常青灌木郁郁葱葱,整洁的道路两侧是高大的法国梧桐,每到夏天遮天蔽日,*凉无比,和省委家属大院不同的是,这里停的基本上都是低T的奥迪,以及一些外市县牌照的公车。

省委组织部长白铭的八号车匀速驶到一号院口,白部长在下车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看到路边停着一辆牌号为江b00002的奥迪a6,不禁浮起一丝笑意,进了一号院,郑杰夫趿拉着一双毛拖鞋迎了出来:“老白,就知道你要来。”

白部长笑着说:“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A,给你带来一篇奇文。”说着拿出一份报纸来,郑杰夫接过来扫了一眼,笑道:“这个我已经看过了,来,里边情。”

客厅里已经坐着一个人了,正是江北市的市长胡跃进,看到白部长进来,他赶忙起身致意:“白部长好。”

白部长和他热情握手,关切的询问了几句,三人落座,小保姆送上茶水之后悄然离开,轻轻关上了屋门。

郑杰夫挥了挥手中的报纸说:“老胡也看到了这篇文章,特地拿来给我看,我仔仔细细看了两遍,现在想听听你们二位的看法。”

胡跃进和白部长对视了一眼,白部长笑道:“周文是你手下的县长,你比较了解他,还是老胡先说。”

“好吧,我谈谈看法,就这篇文章来说,写的确实不错,如果能把文中一些要点落到实处的话,工业园项目指日可待,不过文章归文章,落实归落实,纸上谈兵的事情谁都会做,我们缺的不是理论家,而是真抓实干的一线干部。”

郑杰夫点点头:“老白,你的看法呢?”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

注册&登录后再继续登录后解锁更多内容!

红色的年代》小说在线阅读_第946章_作品来自网络或网友上传_文坊阁只为作者by窗外风雨_的作品进行宣传。

搜索

红色的年代第946章

书籍
返回细体
20
返回【点击阅读】模式下,点击屏幕底部会自动切换进度条!
  • 点击阅读
  • 滑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