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在楼梯口驻足良久,除却回廊中的交谈声,三楼一片死寂。
他不自觉地又往前挪了几步,试图捕捉更多的信息。
“千万别小看这种细微的偏颇,这种无意识的偏颇可能是致命的。”
“对一家酒楼而言,或许问题不大,但若是李掌柜在关键问题上因无意识的偏颇而偏离真相,最多不过是酒楼经营不善。可若是将此放大到国家大事上呢?”
至此,老者的思绪如潮水般涌动,眉头紧锁,心中反复权衡:若是关乎国家安危,那又该如何?
回廊里的对话,似乎预见了他的忧虑,很快给出了答案。
“假设南方遭遇灾害,皇帝询问灾情,当地的知府或许本无意隐瞒,但在回答的那一刻,心中的恐惧和顾虑会驱使他下意识地美化现状,甚至知府本人也未必察觉,只是neng口而出罢了。”
“这些话语传入皇帝耳中,便成了另一番景象。”
“皇帝身处千里之外,不明就里,即使多方打听,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这种无意识偏颇的影响。”
“那些与知府交好的可能会刻意夸大好处,而那些直面皇帝质询、心中紧张之人,即便无恶意,其表述也会偏离真相。最终,成千上万的灾民就成了这种偏颇言语的牺牲品。”
“灾难之外,匪乱边疆亦难逃此劫,一旦经由繁复上报,各级官员,即便心无党派私yu,亦不免无意间添油加醋,及至皇案之上,早已非真相所能及。”
“这,便是无意识偏颇之害......”
闻此,老者口微启,似有千言万语梗喉,身躯颤动,几近无法自立,幸得少nv轻扶,缓缓安坐。
思绪翻涌,过往如走马灯掠过脑海,他历仕途风雨,桃李遍天下,权倾朝野,却仅对此有模糊认知。
虽明知其存在,刻意规避,成效寥寥。
症结shen藏,难以触及,意图约束,却又无从下手。
直至此刻,旁听一席话,如晨钟暮鼓,豁然开朗,原来如此,此人寥寥数语,直击要害......
“世子,此事当如何是好?”少nv声声追问。
正是,何以应对?
此乃困扰他多年的难题,日夜思索,屡试变革,未果。
“此乃吾今日详询李掌柜之故。人之初见,j神专注,思绪警惕,回答往往倾向自保,此乃天x。”
“然j力集中,极为耗神,难以为继。故吾与其畅谈许久,初时漫无边际,避重就轻,意在错过其警惕之时。”
“谈笑风生,渐而放松,无人能久持j神集中,待其懈怠,所答或为肺腑之言。但切勿连珠炮问,以免其再入防范之态。唯有边聊琐碎,边不经意探询,方能使真相水落石出。”
少nv闻言,半晌方回神,惊叹道:“世子英明!”
“哈哈,不过尔尔,既为汝之世子,自然需有几分能耐,方能教诲如你般聪颖之侍nv。”
“世子......”
“言归正传,情报收集七分无用,三分j华,最为妥当,但亦需因时制宜。”
“譬如会面前设宴款待,餐中闲聊更易令人放松,因消化分散注意力,难以集中,防御降低。反之,商讨要事,则应于酒桌上少食,以保思路清晰......”
“秋月谨记。”
“此外......”
李长安续言,少nv不时提问,他则耐心析疑,一一作答。
本章未完...
=== 华丽的分割线 ===